“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红楼梦》迷一定都会对甄士隐的这篇《好了歌注》印象深刻。这个“笏”是什么?
庙堂里的朝位班序
笏的起源已不可考。《史记·夏本纪》引郑玄注云:“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以出内政教于五官。”这里的“曶”通“笏”。史学家多认为笏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
至周朝时,关于笏的礼制已经逐渐成形。比如,周朝要求诸侯上朝需执牙笏,还规定了不同等级者需携带不同材质的笏,其中“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周朝开始,笏便具有区分等级的功用。
两汉时期,造纸工艺不断改进,笏作为记事工具的功用受到了极大冲击。然而,从周朝到秦汉,近千年的历史已经让官员习惯了笏的存在,于是笏反而在记事工具革新的冲击中焕发新生,剥离了“书其上,备忽忘”的原始功用,转而成为单纯的“朝位班序”的象征。
自唐以降,官员朝服开始依品级区分不同颜色,大体为三品官以上服紫色,四品官、五品官服绯色,六品官、七品官服绿色,八品官、九品官服碧色。这一传统由两宋所承袭,而官员所持之笏也与朝服颜色相对应,服绯色公服者用象牙为笏,服绿色公服者用槐木为笏。唐宋两朝,官员出席重要场合均需携带笏,以便于礼官安排相应的位次及相互辨认。
明朝在承袭唐宋礼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持笏之礼进行了细节性的修改,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方有资格使用象牙笏,五品以下则统一用木笏。清代明后,没有保留官员持笏面君的礼制,笏作为朝堂礼仪用具从此消失于历史之中。
法坛上的朝礼尊神
在中国历史上,笏在道教中走上法坛,成为道士仙家手中的常见法器。
早期道教并没有持笏之礼,道教中的笏也的确源于庙堂。作为典型的多神教,道教在最初其实并不具备“阵容豪华”的神仙谱系。然而在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著名方士陶弘景编制了道教史上第一个神谱《真灵位业图》,将当时流传的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等根据世俗“朝位班序”分成了尊卑不同的七阶。两宋以降,庙堂之路不乏“道君皇帝”,奉旨“编排三界圣位”的官员更大有人在,至南宋时期,金允中撰著《上清灵宝大法》四十五卷,列三百六十分位神仙名单,按其性质、品第分为十一品,道教神仙谱系也最终形成。
除了作为礼器,笏也演化成为道教常见的法器。有些道士会在笏上刻符箓咒语、北斗七星等符号作法,这些笏与桃木剑、如意、天蓬尺等法器一样,成为古人驱邪厌胜的利器。
书本中的逸闻趣事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均或直接或间接地出现了笏的身影。《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所作《好了歌注》首句便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当年笏满床”取典于《旧唐书·崔义元传》,曹雪芹借此明喻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鼎盛与衰败,笏与诗中的纱帽、紫蟒一道成了官位仕途的代名词。
《水浒传》和《西游记》中的笏则有着浓浓的宗教色彩。《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宋江抬头舒眼望见九天玄女,玄女两旁的青衣女童便是“持笏捧圭”。《西游记》中,酆都判官崔珪、昴日星官、地府的各阴君均持笏。两书背后的道教传统,不言而喻。
《三国演义》中没有出现笏,但在曹操受九锡中出现了圭。圭是一种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始见于商而盛行于周是朝觐时标明等级身份的重要器物。圭的功用与笏完全吻合,形制也相似,故在后世圭与玉笏经常混淆。
(《法治日报》1.19 江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