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则徐打算用茶叶、大黄抵制英夷时,他已有了商战意识。《南京条约》后,中国开五口通商,刺激了中国人的商战思想。然而,思想的来源及其思维方式,都来自中国传统,是一种传统的本能反应。受了外来刺激,不约而同,用传统来回应。
有人向提出“商战”思想的郑观应问到:“书中皆言时务,何以首列《道器》”?郑回答说:“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看来他坚信中国传统思维的对立统一,不管“权术”与“常经”性质怎样不同,“富强”与“孔孟”有多么不合,只要入其范式,对立性就自然消解了。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事实是作为“富强之权术”的资本主义,与作为“孔孟之常经”的儒教,很难以制度化的方式同构,但有可能出现儒教资本主义,儒家事功学派,原本就有重商主义传统。
五口通商后,中国贸易顺差并未改变,而且还有意外的增长,至同治时期,竟然出现了“中兴”局面,所以,那时中国的洋务派们,对商战也信心满满。
无亡国之危,无易代之忧,唯商战是求,况且这是一个需要商战,并产生了商战之士——买办阶层的时代。对于这一新兴阶层,以国士待之,即为商战之士,如郑观应本人,也是买办出身。
据经济史专家汪敬虞研究,从1865年开始,约三十年时间,中国社会形成买办资本,五口通商后,买办成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显示了三十年商战的成果。通过自办企业,买办资本向民族资本转化,中国最早一批民族企业,即由买办资本转化而来。一旦自营起来,其资本运动就有了独立属性,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注定了要成为与外国资本交手的商战之士。
(《深圳特区报》2.15 李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