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重点在‘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囊括了147所建设高校,331个建设学科(不含自定学科),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时隔5年再发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在哪?显著变化首先体现在文件标题上——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两字之差,意味着什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直言,“进入新发展阶段,‘双一流’建设要更加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注重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其中,特别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等等。
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纠偏”。
此外,还有一个亮点——北大、清华“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有关负责人表示,放权的主要考虑有三:“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后续还将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光明日报》2.15 邓晖 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