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闭上眼睛,大脑会在我们睡觉时继续监控环境,从而平衡保护睡眠的需要与醒来的需要。专家们说,做到这一点的一个办法是,选择性地对陌生的声音,而非对熟悉的声音作出反应。这可能要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以及在出现潜在危险时迅速惊醒的需要,这种危险以较不熟悉的听觉线索为特征。
总的来说,不熟悉的声音,比如来自电视的声音,会阻止人在夜里进入平静放松的睡眠,因为大脑会处于较高的警觉状态。
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7名平均年龄为22岁的志愿者,其中14名为女性。这些志愿者都不存在睡眠障碍。他们在整晚的睡眠中一直配备多导睡眠描记设备。多导睡眠描记设备会对志愿者各个睡眠阶段的脑波、呼吸、肌肉紧张状况、身体活动、心脏活动等进行测量。
在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建议志愿者至少在4天时间里保持一种规则的睡眠/觉醒周期,即大约8小时的睡眠。在他们睡觉时,研究人员用扬声器播放他们本人的名字和两个陌生的名字,以对他们进行听觉刺激。这些名字要么是熟悉的声音(比如父母)读出的,要么是陌生的声音(陌生人)读出的。
研究人员发现,与熟悉的声音相比,陌生的声音会引发更多的K-复合波——一种与睡眠时感官扰动有关的脑波。虽然熟悉的声音也可能触发K-复合波,但只有那些由陌生声音触发的K-复合波才会伴有同感官处理相联系的大脑活动的大规模改变。然而,随着夜幕渐深,而声音变得更加熟悉,大脑对陌生声音的反应减少了,这意味着大脑在睡眠中或许仍然具备学习能力。
这些结果表明,K-复合波会使大脑进入一种“哨兵处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脑处于睡眠状态,但保留对重要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新华网1.24 乔纳森·查德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