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对好孩子的评价标准是“静”而非“动”,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静稳当。时常看到有父母这样训斥孩子:“你看人家孩子多稳当,你怎么就坐不住呢?”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便在无形中受到约束,运动细胞也逐渐萎缩了。
在相当一些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成了教育的“盲点”。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哪有时间浪费在运动上;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生病就可以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被排斥在家庭生活之外;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呵护过度,生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对孩子运动百般限制……其实,运动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重视家庭体育并身体力行,让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可以想一些办法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让大人孩子都受益。
一是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住高层的家庭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大人和孩子一起进行“拒绝电梯”爬楼运动,还可以来个爬楼比赛;有的小区没有运动条件,可以选择在自家房间或阳台上锻炼,比如举哑铃、顶球、玩飞镖、做仰卧起坐等,还可利用墙壁、窗台做些压腿、压肩、踢腿等练习。
二是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游戏有很多体育价值。他根据孩子年龄把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孩子五六岁前,即用玩具玩耍进行室内游戏时期;第二个阶段转向室外活动性游戏,开始对同伴和集体游戏发生兴趣;第三个阶段的游戏有了更严格的集体形式,并逐渐成为竞技运动的游戏。总之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跑跑跳跳、追追赶赶,就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三是多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周末外出时可以不开车、不打车,大人和孩子一起骑单车出行,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还可以活动腿部肌肉;节假日父母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在领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同时也陶冶身心。
四是在家务劳动中运动。在学习之余从事家务劳动同样能有运动健身的效果。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经常在劳动中出点儿力、出点儿汗,能够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体格发育。
(《中国教育报》1.30 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