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1月15日 星期六

    厨师消失在后厨

    《 文摘报 》( 2022年01月15日   01 版)

        厨师王培欣。

      当外卖崛起,连锁餐厅为了适应快节奏和高出货量,纷纷研制预制料理包的时候,恐怕留给厨师的时间不多了。

      预制料理包的出现

      2021年最后一个月,45岁的厨师秦声失业了。

      在失业的半个月里,他注册了外卖骑手、跑腿平台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多个平台,上传了好几次个人信息等材料,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转行。

      秦声的老板是个比他小一轮的年轻人,有个家族企业,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小老板挺仗义,虽然店铺不开门,工资月月照发。

      “厨师的流动性其实很大,尤其是像我这种水平的厨师,什么菜都能做点,川菜、鲁菜、粤菜全会,红案白案都行,曾经从来不缺工作。”秦声坦言,自己学徒出师后辗转过7、8家饭店,在这家饭店也干了3年了。

      失业的原因是,小老板拿到了一个在商场开连锁餐厅的经营机会,在城市中的几个商场中租下了店铺,准备扩张,最初秦声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好日子来了,没准还能安排几个徒弟就业。就在筹备新店的时候,小老板找到秦声,感谢他3年多来的工作,给了他两个月的工资后告诉他,下个月不用来上班了。

      小老板告诉秦声,由于商场有消防等系列措施,对于明火的使用管控很严格,审批报备的程序很复杂,而且商场人流量大,翻台率上不来影响效率,炒菜耽误事。于是决定全部采用预制料包做开放式后厨,“不仅干净卫生,还节省成本方便快捷。外卖小哥来取货也不耽误送餐。”据媒体统计,70%的外卖,都来自5块钱的料理包。

      “5元钱成本的预制料包,热一下卖25元,可能只需要2分钟。从这个道理上看,老板确实没有必要再雇我了。”秦声没有再说别的。

      “讲道理,我这个岁数的厨师,想要再找到一份后厨的工作并不难,理论上手下有几个小孩子,我指挥一下,给他们讲讲,每天工作也不会太辛苦。”

      但事实并不如秦声所期望的那样,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学厨师,学徒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己讲炒菜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刷短视频,让炒个菜练练手,都往后缩,谁也不愿干活。

      好厨子永远有饭吃

      2021年,预制菜的兴起受到高度关注。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调味步骤的菜品,也就意味着,大量的洗菜切配工作,在中央厨房就已完成,在后厨简单炒制即可上桌。节省了厨师的工资,还免去了后厨的地租,在预制菜的帮助下,一家家规模化连锁餐饮开了起来,一家家中餐小馆倒了下去。

      由于资本的快速进入,外卖行业和预制料理包挤兑传统中餐厨师的消息甚嚣尘上。在萃华楼集团总经理王培欣看来,料理包也好,外卖也好,是根据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诉求所产生的,但是有历史有传承的中餐,不会因为这样的东西而被取代。

      “我们曾经也研发过这种料理包,菜本身还好说,调料的配比,安放的顺序数量,温度和火候这些东西都是料理包无法替代的,东西卖出去不好吃,不光糟蹋食材,还糟蹋名声。”

      “厨师行业的确面临危机,这个危机来自于厨师本身。”王培欣说。厨师这个职业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短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接触面单调、从学徒出师慢、基础薪金待遇低、社会地位低……

      当社会分工细化后,对于职业选择初期的年轻人来说,厨师算不上一个好工作,年轻人宁肯去送外卖也不乐意做厨师,这就造成了厨师这个职业面临人才断层的窘境。

      “在中国,好厨师永远不会没工作,要是觉得预制料理包就能把你的工作取代了,说明你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厨师。”老黄在北京经营餐饮企业近20年了,他坚信厨师不会失业。

      “客人们越来越着急了。十几年前,客人点了一道需要活鱼的菜肴,如果后厨10分钟之内料理完成,客人很有可能会怀疑,这个鱼是否是鲜活的,烹饪过程中有没有偷工减料。”

      “现在的客人不一样了,点完菜恨不得立刻菜就能上来吃,导致很多需要慢火的菜都提前处理,鱼恨不得要用猛火炸得很透,然后在锅里浇个汁就上桌了,这个变化不仅影响了客人品尝菜肴的口感,还影响了厨师们的积极性。”

      大厨的归宿是后厨

      拥有千万粉丝和超40亿播放量的“美食作家王刚”,曾在视频中回忆自己年少时期,优秀厨师对于自己的技法和手艺都是高度保密的,生怕教会了别人抢了自己的饭碗,但厨师这个行业又极度依赖师父的口传心授,身体力行,这就导致了一对一的师徒关系考验双方的能力意愿,也变相使得行业变得封闭。

      在王刚看来,美食本身并不神秘,知识不应该隔离。把技法教授给网友也不会影响厨师的饭碗,事实上,王刚的美食视频,看起来平易近人,但繁复的食材准备过程、精细娴熟的切配方式,以及对火候和调料用量的把握,并不容易学。

      王刚的爆红让不少厨师开始转型拍摄美食类的短视频,有人带货千万,也有人遗憾离场,不少厨师发现,人们喜欢看美食类的短视频并不是为了学做饭,而是通过看厨师做饭达到某种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精湛的刀功和最终冒着热气成盘的样子,带来别样的快感,但这样的快感如果不能转化成利润,对于厨师来说,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很多厨师不明白,美食类短视频的成功最初或有幸运的因素,但最终想要达到行业头部,甚至得到流量的垂青,这背后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和能力,不会比做好一道菜更容易,只会更难,想要真正玩转互联网和背后的资本,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是受到了流量的垂青,王刚的最大梦想还是去深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线下店,自己也会回到后厨。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1期 胡克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