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1月05日 星期三

    照护失能老人需多措并举

    《 文摘报 》( 2022年01月05日   01 版)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在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室内走动、洗澡六项指标中,一项指标做不了,就可以被定性为“失能”。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成为近年来养老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部分。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超过4000万失能老人需要照护。预计到2030年,失能老人将超过7700万,失能老人经历的失能期也将增长到7.44年。与之相对的,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2.9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仅有养老床位31.1张。

      由于成本和能力的问题,现阶段的养老机构实际上是不欢迎失能老人的,地方上出台的一些长期护理保险也由于不够成熟而缺乏吸引力。也就是说,若不能妥善解决规模庞大的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家庭生活以及福利保障体系都会产生深远且巨大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表示,不能把失能失智老人当作养老机构的责任,可以考虑加大基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尽快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物质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由此,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布局并做出政策倾斜。未来,将逐步推动国家和社会资源更多倾向于失能老人,对家庭照护者进行补助、建立更加有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真正减轻个体和家庭的压力,以此最大限度释放劳动力要素、推动生产力发展。

      (光明网 2021.12.25 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