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单身社会来了吗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30日   06 版)

        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换言之,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

        情况果真如此吗?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3490万。

        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著作中将“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社会定义为“单身社会”。根据中国文化,光棍通常是指有结婚愿望但从未婚配的大龄单身男性,这跟单身概念不完全相同(单身是指调查时点处于未婚或者离婚状态)。现实意义上的光棍是指性别失衡格局中和婚姻挤压所产生的多余男性。

        所以严格来说,“光棍”应该是指30岁以上的从未结过婚的“大龄单身男性”,20~29岁的可婚但未婚的男性在现实的层面上还不能定义为光棍,一旦过了而立之年,就有从单身沦为光棍的风险了,即一辈子可能被迫单身。光棍是俗称,是可婚男性被动单身,有结婚诉求但找不到对象,原因可能是经济贫困也可能是女性稀缺或许还有其他原因,譬如生殖健康问题、性取向问题,等等。

        单纯从数量角度看,光棍可以分成当下的与未来的、显性的与隐性的、高龄组和低龄组的,即广义光棍人口涵盖全人口的所有年龄组。首先是“老年光棍”,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孤独终老;其次是30~59岁的“大龄光棍”,属于“60后”“70后”“80后”;再次是20~29岁的“青年光棍”;最后是0~19岁的“后备光棍”。作为低年龄组,在人口学意义上,0~19年龄组多出来的男孩人数就是“后备光棍”人口。显然,七普公布的“多出来”的男性人口3490万就大致分布在不同的年龄组,囊括了各个不同年龄和状态的光棍“亚人口”。

        当然,3490万只是一个隐没在总人口中的数据,在这个过剩人口的“汪洋大海”中具体到谁是不婚单身谁是结婚又离婚谁是再婚,这要看缘分、概率和个人的人生态度等的综合影响,3490万这个概数与具体的人是分离的。考虑到主动单身和离婚不再婚等广义单身现象的存在,全国男性单身人口数应该超过3500万。

        我们不用太纠缠于具体是3500万还是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数值,因为这取决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以及数据的分布和构成,而且光棍人口本身也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所以不能刻舟求剑。总之,2030年以后,有千万级数量的光棍人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至于实际生活中,到底谁是“被动光棍”谁是“主动单身”,则要具体人群具体分析。考虑到择偶条件、城市女性大量单身等具体的社会状况,男性单身现象会愈加严重。

        婚配竞争力较弱的男性有较大的沦为光棍的风险。光棍人数有增长的趋势,农村相对封闭区域内低文化低收入男性群体成为光棍的可能性最大。人群也是变化莫测的。

        婚姻挤压一是取决于人口数量意义的性别平衡程度,二是取决于男性之间婚配竞争力大小。如果男多女少,那么剩下的要看婚姻竞争力大小和强弱,婚姻竞争力强的终究能战胜婚姻挤压成为赢家。提高自身的婚配竞争力,是当代男青年的不二之选,这取决于颜值、能力、价值观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婚配资本的大小。

        (科学网 12.16 穆光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