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西北农村高价彩礼的深层机制

    《 文摘报 》( 2021年11月16日   06 版)

        近年来,西北农村高价彩礼现象凸显,对农民家庭造成了负担。调查发现,与沿海地区彩礼的炫耀身份地位的“面子要价”和父代帮助子代家庭的“资助性支付”明显不同,陇东南农村的高价彩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女方的高额要价和低额陪嫁;二是男方的“父代支付”强化了高额彩礼的支付能力;三是偏远农村女性人口的稀缺加剧了地域性“娶妻难”,形塑着男女双方及家庭在婚姻场域中的博弈;四是高价彩礼看似是地域性婚姻市场的特质,实质是全国性婚姻市场挤压下的“怪胎”。

        高额彩礼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当前的高额彩礼归结为愚昧落后的表现,这实质上是当地人在生存条件的约束下,适应现实的一种理性方式,是其生存的策略。调查发现,亲朋邻里之间的互帮意识较强。一般家庭会将嫁女儿收的彩礼存起来用于给儿子娶媳妇;对于女儿少的家庭,亲朋邻里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大家认为这是互帮,比如,大伯家儿媳妇缺钱,叔、姑、舅、姨等会配额“凑份子”。总体下来,地域内彩礼的进出基本趋于平衡。因此欲阐明高价彩礼现象,需要更开阔的视角。

        (《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陈文江 王雄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