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考。不少地方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以武汉为例,2019年时,武汉是全国6个考生人数突破10万的考区之一,报考人数10.4万,而本次考试人数达12.89万。与此同时,内陆城市鄂尔多斯打出年薪60万元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启事。这一消息更让“教资”考试话题热度不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909万,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竞争,多持一个证就意味着多条“出路”。
“教资”考试热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和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有专家指出,“教资”考试就是“入口关”,当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参加“教资”考试,意味着将来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因为学校有了更多的挑选空间,教师质量也就有了保障。但是,名校毕业、硕士、博士这些身份都不能直接与“名师”画等号,要想成为名师,还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历练。“只有我们吸引到的人有当教师的志向和抱负,他才有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内驱力,这才是提升教师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储朝晖说。
(《中国青年报》11.8 樊未晨 苏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