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时引发热切讨论。
10月以来,多地菜价持续上涨,个别蔬菜品种甚至价格翻倍。但近期菜价出现回落,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31,比前一日下降0.50,“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0.42,比前一日下降0.6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68元/公斤,比前一日下降1.2%。目前,天津、辽宁沈阳、湖北武汉、甘肃天水等地准备或已投放储备蔬菜和限价菜。
事实上,商务部通知的本意是担心疫情散点突发,部分小区临时封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
从长期看,这也是倡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增加必要家庭应急物品储备,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必要补充。由于现代生活的便捷性,让无储备家庭成为常态。不过,这段时间疫情散发,一些小区封控后,很多居民家中没有储备粮食蔬菜,又无法快递,完全靠紧急救助,给社区工作人员造成的压力颇大。如果家中稍有储备,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日前,农业农村部对抓好秋冬蔬菜生产进行了四方面安排,确保充足的应急蔬菜储备,切实稳定市场和价格,保障秋冬季特别是元旦、春节和冬奥会期间蔬菜供应。
(中国经济网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