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反诈App”怎么用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19日   01 版)

      在不少人印象中,电信诈骗还是主要靠打电话、发短信、点网页。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诈骗分子的手段也在“推陈出新”。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赵炜说,这几年,以加微信或QQ好友,自称老领导、老同事,先和你套近乎,然后向你借钱,即所谓“冒充熟人”诈骗;或者以谈恋爱为名,撺掇你投资或赌博获利,即所谓“杀猪盘”,成功率更高、金额更大。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诈骗和手机绑定得更紧密了,安装在手机上的反诈App便应运而生。在反诈App当中,多有身份验证功能。例如,你不确定那个在QQ上已经跟你浓情蜜意聊了很久的“小妹”,是真的爱上了你,还是等着把你“养肥宰掉”的抠脚大汉,就可以点击“全民反诈App”上的“身份验真”。

      “身份验真”要求对方人脸识别,以便核实身份。对方是男是女,在这个环节一目了然。为了保护用户安全,发起方仅知道对方是否通过了验真,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信息。只有案发后,公安机关可以调取相关数据核查。如果对方在3小时内没有完成,那其身份和目的就值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反诈App是如何迅速精准地找到潜在受骗群众的?赵炜表示,在反诈App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综合预警平台支撑着。预警平台的核心之一,就是公安机关所掌握的涉诈数据库。包括已被公安机关明确认定为诈骗的电话、短信、App、网址、社交账号等,也包括一些通过群众主动举报,疑似涉诈的数据。一旦有哪个人的手机接触到数据库中的诈骗源,比如你接到诈骗电话,或者点进诈骗网页,公安机关在后台发现会迅速联系你,发出预警信息。

      反诈App在注册时,都鼓励用户尽可能完善个人信息,填写详细地址和紧急联系人。这样公安机关一旦发现你存在潜在受骗风险,可以迅速联系到所在街道的派出所民警,在必要时上门劝阻;或者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比如针对一些容易受骗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民警会联系其子女、父母,与对方共同劝阻老人、孩子。今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就通过类似方式,为市民曾女士截住高达3000万元的损失。

      “我们不是全面关注所有注册用户手机上的一切操作,从中判断哪些涉诈。我们是反过来的。”赵炜用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打比方,“一个诈骗电话,就像一例已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民警追踪诈骗电话接触过的人,就像医生追踪新冠病人的足迹。医生得知新冠病人接触过谁,再对谁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民警发现诈骗分子联系了谁,就向谁发出反诈预警。”

      (新华社客户端 10.13 尹平平 鲁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