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爬楼机约不到,“悬空老人”依然难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14日   02 版)

      “你左手抓牢,我托着你,咱们慢慢来。”71岁的老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扶着爱人陈萍从4楼家门口出发。64级台阶,8处转弯通道,一个快递员走一趟可能耗时仅1分钟,但老李夫妻足足花了半个小时。

      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肢体残疾人约8.4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随着康复辅助器具市场兴起,像陈萍这样的“悬空老人”已有了上下楼的解决方案——电动载人爬楼机。但记者发现,现有的市场供应与服务远做不到“上下楼自由”。

      9月25日上午9时,老李预约的爬楼机公司按照约定时间上门。一名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小伙子单手把着爬楼机,倒着爬上楼梯。这部爬楼机像一把底部安装了爬坡装置的扶手座椅。爬楼机进入平地后,会自动转为滚轮模式。老李将陈萍抱上座椅,扣上安全带,工作人员将椅背上方的扶手握住,轻微向下压,使座椅呈现向后的倾角,轻松推拉前进。5分钟后,爬楼机载着陈萍安然落地。

      爬楼机的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小货运车,后备箱里还有3台电瓶,每次充满电的爬楼机可以爬300至500级台阶。这名小哥跑单范围为徐汇区,每单平均半小时时间,“今天已经排满了,下一单是田林新苑小区”。能不能临时加单?小哥称,一般总部提前制定一周安排表,临时加单则要看当天实际情况。

      早在2013年,上海市就制定了电动载人爬楼机试点工作方案,各区在调研掌握辖区群体的需求后,都采取托底保障模式,让刚需群体可以支付少量费用甚至免费体验服务。但几年来,预约服务越来越紧俏。至今记者走访上海多处为老服务中心、康复辅具租赁点,发现爬楼机还是没有作为一款常见的租赁服务设备正常使用。随着上海电梯加装工程推进,未来爬楼机的使用不可避免将成为更小众的需求,其运营如何维持平衡,如何为刚需人群提供更精细化服务,值得关注。

      (《解放日报》10.11 车佳楠 邵雪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