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过10个小时。
有心理学家提出,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四大存在困境:死亡、孤独、虚无和有限性。对老年人来说,这四大存在困境近在咫尺。沉迷网络,正是老年人克服存在困境的方式。
首先,上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死亡焦虑。一个是看短视频、阅读网络小说等转移了注意力;另一个是通过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各种新奇事件,感受生命新鲜多彩的气息,进而缓解焦虑。
其次,上网可缓解内心孤独。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圈子变窄,儿女不在身边,若再没有自己的兴趣圈子,或遭遇一些生活变故,孤独感就会非常强烈。这时,网络提供了虚拟的社交空间,老年人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App等获得与人联结的归属感,让老年人得以逃离孤独。
再次,上网可排解虚无感。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无所事事带来的虚无体验是难以忍受的。网络上的新奇刺激,能给老人带来新的认知,让他们感到有事可做、有事可想。上网既打发了时间,又拓宽了视野,让老年人不再无聊。
最后,上网可缓解有限性带来的存在焦虑。老年人普遍有一种“老了不中用”的无能感,同时有了感到自己不被他人和社会需要的低价值感。只需一部手机,他们就能紧跟时代脚步、知晓天下事,看到有用的文章还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这些网络体验,极大地拓展了老年人的认知边界,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进步的、有价值的。
老年人沉迷网络危害很多,如影响身心健康、上当受骗等。
我们该如何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互联网?其一,应引导老年人做好退休生活安排。其二,应引导老年人每天规律作息,设置固定上网的时间和时长。其三,应教老年人学会识别有害信息,学会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其四,心理学研究表明,宠物疗法可以帮助老年人舒缓情绪压力。如有条件,可鼓励老年人饲养宠物,有效替代对互联网的情感依赖。
(《科技日报》9.9 杨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