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02日 星期六

    为什么有毒动物不会毒死自己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02日   06 版)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中一种体型很小的彩色青蛙,名为“箭毒蛙”,它们是箭毒蛙科家族的一员。一只箭毒蛙携带的毒素足以毒死10名成年人。这些蛙并非天生有毒——它们通过吃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来获得有毒化学物质。

      如果吃下一只这样的毒蛙,你马上就会送命。那么,这些蛙和其他有毒动物是如何避免自己中毒的呢?

      有三种办法可以让有毒动物避免中毒。最常见的涉及一种基因突变,它会稍微改变毒素的靶蛋白,即钠离子门的形状,使之不再与这种蛋白结合。例如,钴蓝箭毒蛙携带一种名为“地棘蛙素”的毒素,这种毒素可以模拟乙酰胆碱这种有益的信号化学物质。

      有毒动物捕食者的另一种生存方法是,把毒素从体内完全清除。这一过程不同于避免自体中毒的机制,它只是动物避免因摄食中毒的另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法被称为“螯合”。这些动物可以进化出能捕捉(或)吸收毒素的系统,确保自己不会中毒。

      研究人员推测,箭毒蛙最有可能采用的办法是螯合,即通过一种被称为“蛋白海绵”的东西来避免中毒。它们很可能产生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吸收毒素,这意味着这些毒素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脆弱的蛋白质通道。

      (《参考消息》9.16 乔安娜·温德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