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02日 星期六

    风电场会影响气候环境吗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02日   06 版)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团队试图弄清大规模的风电场运营对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了麒麟山风电场开展这项为期15年的研究。

      麒麟山风电场位于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处的河北省尚义县和乌兰察布市。风电场从2008年开始建设到2015年建设结束,在风电场建设前的2005年,在风电场区域内安装了70米的气象观测塔。云高仪、三维激光测风雷达、微波辐射仪、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和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设备在风电场建设后被陆续用于此地的监测。

      风电场内部风速减弱  风机运行过程中,会吸收气流的动量,增加地表的摩擦力。风电场建设前,尚义县周边的几个气象站如尚义、兴和、怀安和商都,风速下降变化趋势相对比较稳定,风电场建成后,兴和下降趋势变化不明显,尚义下降趋势是建设前的两倍多,而商都呈略微增加趋势。这个趋势反映了尚义很大程度上受非气候变化因素影响,致使风电场建成后风速下降。风电场运营很可能造成尚义每年风速降低0.19米/秒,相当于建设后平均风速的6%。在风电场的下风向风速有明显的衰减。

      局地气候影响小于自然变率  风电场建设前,尚义周边各气象站的气温波动具有高度一致性,升温趋势较为接近,建设后,尚义、怀安和兴和升温趋势明显上升,而商都升温趋势则略微降低。风电场运营可能造成尚义年平均气温增加0.35℃。气温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夜晚。白天的陆地温度呈每10年下降0.58℃的趋势,而夜间的陆地温度呈每10年上升0.46℃的趋势。此外,风电场内的相对湿度增加了大约5%,风电场的转动加快了地表的蒸发,蒸发量从34毫米增加到95毫米,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

      周边的植被活力增加  风电场运行对风电场区域内/外植被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风电场建设前后,风电场周边区域的植被活力呈增加趋势。风电场建成后,仅风电场内少数区域植被活力呈下降趋势。植被退化主要发生在靠近风电场的城市区。植被活力退化的区域从建设前占总面积的5%变为建设后不到总面积的1%,这说明,风电场建成后,植被得到了恢复,并有促进植被生长的趋势。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要引起重视  通过监测风电场内外的土壤化学成分,发现钴、钾、钛和钒的浓度较高。风电场内的钴、钛含量远大于风电场外,场内钴和钛的含量分别是场外的1至4倍和1至10倍。风电场建设以及维护过程中所需的润滑油可能会增加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风机周围的土壤可能会因为机油泄漏等因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北京日报》9.22 罗立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