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

    隐性知识提升科研影响力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30日   07 版)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尝试评估大学科研对社会产生的实质影响。然而,从整体来看,大学研究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表现不佳。近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发布一项研究成果称,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及相关监管机构低估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重要性。

        显性知识很容易表达、记录、交流和储存,与之相比,隐性知识涉及具体情境,并以实践为基础,是人们在做具体事情时汲取的经验,很难用语言或文字轻松地表达出来。虽然隐性知识也可以产生影响力,但其很难被量化。例如,地图是显性知识,但确定某人的具体位置以及如何前往这一位置,则需要隐性知识。在实现科研影响力方面,也需要隐性知识来调动研究报告和论文等产生的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价值不应被低估。隐性知识与背景知识或情境经验相关,它决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由此,从业者可以知道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哪一部分的显性知识最合适以及最有助益。因此,显性知识需要附带隐性知识,才能够得以情境化并获得实际影响力。通常情况下,由隐性知识带来的解决方案更能适应人类生产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需求。

        虽然来自大学的专利和其他显性知识对创新活动很重要,但也有学者强调关注智力资产等隐性知识的重要性,而不仅是知识产权类的显性知识。事实上,对知识产权的利用也可以有“软模式”,如过程性知识(know-how)可以产生更大影响。比如,如果有人想要创造一种测试广告效果的新方法,为了真正产生影响力并改变营销实践,就需要事先思考一些问题:哪些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哪些人可能对这个方法最感兴趣,他们将如何应对测试结果以及这一结果可能影响他们的哪些决策等。总之,为了让研究成果发挥最大影响力,人们需要了解此类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在创造科研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工作相关人员应更多地了解隐性知识以及学会如何使其浮出水面,这是更好利用隐性知识的起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9.27 王俊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