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北京东三环女人街,一间还原中国宋代风格的“艺术生活空间”悄然在文青圈火了。空间主理人蝶般兰从小在四合院长大,很早就开始学习宋词,上大学后,研究的方向又是唐宋文化,因此,这个空间算是她安放“热爱”的地方了。在这里,她用多年来一点点收藏的北宋原件器物和词画,还原出北宋时期文人生活中斗茶的情境。她给这个空间起名为“蝶般兰·宋庭”。
蝶般兰坚持所有设计都源自宋代生活美学。在她看来,北宋的生活美学,意味着简约大气、朗隽秀逸、富贵低调、亲近自然。从最开始设计艺术生活空间布局时,她心里回转的,是“一米茶席,两米园林,三生万物”的理念。每个走进会客厅的人看到宋式茶席的设计都觉得眼前一亮,一张主茶席与六张客茶席遥相呼应。蝶般兰指着边柜里摆放的茶器一一介绍,从喝茶之前用于薰手的香炉、焙干茶叶的烤炉,到制成茶末的碾子,都是宋代原件。
“中国历史上,宋代是聚会最多的时期,宋代家具的尺寸、设计都非常适合人久坐,而且不像现在大家聚会时要凑得近些才显得亲密,那时候大家喜欢间隔落座,也自有一种无拘无束。”蝶般兰饶有兴味地从一把椅子,讲起宋代生活的细节,“宋椅坐上去要很靠后,用类似打坐的姿势,为什么这样坐?你看,两腿交叉往后靠,这样会坐得非常舒服。你想想看,婴儿在妈妈肚子里,也是这样坐的呀。”
蝶般兰说,之所以一直醉心宋代文化,就是因为它跟自然最贴近,“从皇宫贵族、文人雅士到平民百姓,都离自然很近。过去一个家中,园地自然通常是居所的外延,这对人的生命体本身也很重要。”在她看来,现代社会人们这种亚健康状态和心理问题,跟“与自然切断”是有关联的。即便是居住在高楼的水泥丛林,也要学会利用阳台或哪怕一两平方米的地方,开辟一个园林空间,“有石,有水,有植物,人在其中精神就会放松”。在蝶般兰看来,任何一个传统文化也得能用、能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去,“把它用在当下,它才能真正传承下去。研究完了,不用,没有意义”。
有一次,央美研究生导师杨曦沦来这里坐坐,却意外找到了工作中悬而未决的答案。他坦言之前工作中讨论“艺术管理怎么变成艺术品牌”时大家争论不一,来到这里突然受到启发,他觉得艺术需要围绕着空间、场景才能形成品牌,“如果没有故宫,如果没有故宫的椅子器物,就别聊清代艺术了,有了场景和空间才能把所有艺术形态保留住,像西方有很多家族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其中最大的价值就是,有人生活在里面,有生活才有文化熏陶和传承。”
这样的发现也让蝶般兰感到共鸣。中国有大量的极具艺术应用价值但很少被社会认知的艺术家。她特别希望中国人能深入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艺术回归生活。
当下太多人沉浸并依赖互联网,在蝶般兰看来,网络带给人最大的影响,是活在一种“扑棱”的状态里,“看着挺热闹,其实没干出多少事”。譬如说她看别人烧制宋代茶杯,“找两张图式,摁住赶紧烧,完了又去窑口看,一看不对拿出来噼里啪啦再改,再烧完了拿出来,一问行家,说宋朝茶杯不是那样的。”同样的事,她可以为了烧制这杯子从头学习宋文化,再看两个月的书,“确保我出手一刹那一定要稳准狠,确保是对的。”她觉得,如今人们光看手机真的不行,一定得读书。“我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坚持一件事,每天睡前读半小时书,一定是读文字,一定不要看视频。”
蝶般兰觉得欣慰的是,真给人们一个这样的环境,人们还是希望有机会从网上走出来,放空自我。不少来蝶般兰艺术空间的人,原本打算写写字就走,结果没想到写完后品茶,散漫地晒着太阳,不知不觉就会待上一天。
(《北京青年报》9.22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