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付钱,登记一下电话和身份证号,就能带走一包新鲜的蔬菜,这里是上海第一台“共享冰箱”的摆放点。5年间,上海有许多共享冰箱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了,可它却没有一天冷清过。
每天早晨排长队
上海武宁路刚刚转进普雄路的左手边,有一处凹口。每个早晨7点左右,这里会逐渐排起长队,排队的大都是中老年人。
时针指向8点,玻璃门开了,里面推出一筐打包好的净菜,有土豆、萝卜、山药,也有一些挂着水珠的绿叶菜。第一个排到的人迅速扫了一遍菜案,果断挑了一包空心菜。来这里的人不必付钱,登记一下电话和身份证号,就能带一包走。
在互联网世界里,共享冰箱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引来一波议论。而“一定会引发哄抢”等既武断又悲观的论调,往往是主流观点。近些年,许多媒体都曾报道过共享冰箱里的食物被人恶意抢走的事例。但复杂人性投射在一台冰箱上,却不仅仅只有阴暗一面。
9月9日一早,记者赶到普雄路,体验了半天共享冰箱的食物发放工作。看到的却是食物发放者与领取者之间淡淡的互动,构成了完全异于网络世界的真实。
没有人突破规则
共享冰箱前一天临时接收了一车某进口超市捐赠的食物,有饼干、番茄酱、火锅底料等。蔬菜则是每天供应的。有人看到有饼干,想拿一包,听到志愿者介绍,“饼干下午发放,先拿蔬菜”,也不多说什么,选一包蔬菜,转身就走了。
每人每天只拿一种食物,是这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它没有被贴在墙上,志愿者也很少会提醒,但常来的领取者都知道,新来的也会自然学着前后左右的人去做。
没有人突破规则,他们只会顺应规则。有没有人“占便宜没够”?也有。志愿者蒋梅琴阿姨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做了5年长期志愿者,偶尔也能碰上不讲理的。“那怎么办?劝劝就好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面子的。”
排队是一种从众心理,而自律又何尝不是一种群体效应。与一些完全无人照管的共享冰箱不同,只要志愿者在场、排队者在场,极少有人会释放心底那个贪婪的“小恶魔”。
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结伴而来的。排队时间长短不重要,拿不拿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到这里来,有社交,有共享,是一天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交流环节。
潘叔如今也做了共享冰箱的志愿者。两年以前,他是排队者中的一员。他家住得远,骑车来要20多分钟。有时来了,菜发完了,他就默默地离开。有时发的菜不合他的心意,他也不勉为其难,同样空着手回去。他说:家里什么也不缺,就是缺事情做。
是分享也是救济
有人把共享冰箱理解为一种救济。
隔壁小区里一位短发阿姨走过来瞧了瞧,志愿者说,她常来,却从不拿东西。她说:“我腿脚还好,跑得动菜市场。蔬菜还是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但更多的人,心里已经接受共享冰箱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有效流动,不会纠结于自身条件好不好、别人会不会笑话,有需要,便来拿。
先前有段时间,共享冰箱里常有星巴克门店送来的蛋糕、点心、酸奶等。一些年轻妈妈接娃放学后,就会来领一个,吃完才走。
普雄路上有了共享冰箱以后,许多餐饮公司、商超也把这里当作一个公益事业的前沿。那些并没有过保质期、但按照公司规范需要销毁的食品,就送到这里来,分给有需要的人。
唯独有些遗憾的是,疫情打破了这台冰箱的鼎盛辉煌。疫情暴发后,或许是因为业务萎缩,抑或经营板块调整,许多公司暂停了对共享冰箱的食物赞助。再后来,线上经济火了,那些企业又拥有了更广泛的销售渠道,能留存下来可供捐献的食物也越来越少了。
在共享冰箱的低潮期,食物品种变得简单,常常上午发完蔬菜后,便没东西可以发了。但领取者也不气馁。有时匮乏了很久,公益组织会突然送来一大堆库存,人们便又奔走相告,聚拢了来。
“这样不是很好吗?东西多的时候,大家都来拿一些去用;东西少的时候,就留给最需要的人。不浪费也不争抢……”志愿者李萍说。
共享冰箱最“完美”的一次分享,发生在三年前。旁边小区一幢高层因为管道故障,煤气断了整整5天。楼里许多居民,尤其是那些不会点外卖的老人在居委会的引导下,排队到共享冰箱领取了自发热米饭和矿泉水,平稳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城市里的解忧杂货铺
忙完上午的食物发放,摆放着共享冰箱的这间屋子,很快安静下来。当天的值班志愿者许洪海把玻璃门关上,开始整理起货物来。
可没过多久,那玻璃门又开了。进来个头发半白的老太太,拉过一把椅子就坐下,絮絮叨叨说起了家长里短。志愿者每人每周各值一天班,直到下午4点关门。其间,搬货、理货、打扫屋子,样样都得干。来的人,有的是领取食物的,有的就是为了求一个说话的地方。
走出玻璃门后,记者特地绕道至背后那片小区瞧了瞧,共享冰箱的志愿者们,许多从这里走来。那是1990年前后,拆了一片老旧弄堂后盖起来的。里面住着的居民,有不少是当年周边纺织厂、机械厂的工人。时光改变了他们的模样,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空间,却唯独没有改变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那几年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小区里一下冒出100多个志愿者。“不让他们干还不高兴。”居民区的小张书记说。而面对这样一台特殊的冰箱,他们同样一头扎进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共享冰箱带给他们的,或许只是一个消遣时间、发挥余热的机会。但他们赋予共享冰箱的,却无疑是慈善的本质:力所能及、悦己利他。
(《解放日报》9.12 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