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

    互联网驾校学车靠谱吗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09日   02 版)

        上海市民陈女士想趁暑假期间把车学了。7月初,“派学车”微信公众号打出的“最快45天拿证”广告吸引了她。在网上咨询时,对方承诺在“派学车”平台学车可享受“10大练车场地”“一人一车一教练”“练车时间自由,提前21天预约”等待遇。

        为了让自己尽快考出驾照,陈女士选择了5980元“不限学时”最贵的一档。按照正常流程,陈女士考过科目一后,就可以在“派学车”小程序或公众号上预约学习科目二的课程。但从8月初考过科目一后,她不管怎么尝试,始终无法成功预约教练。为何教练这么难约?据了解,“派学车”通过多个渠道销售驾培课程,价格依套餐不同从4000余元至6000余元不等,相比市场上七八千元的价格更有吸引力。线上拉来的学员终究要到线下消化,但线下消化能力有限、每周放出的名额太少是约不到课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教练少、课难约问题,“派学车”提供了替代方案。市民李女士报名了“一人一车一教练”的驾培课程,然而在实际操练时,教练告知她,他要同时带4辆车,因此只能为她提供“智能教学”。车上,副驾驶位置前方有一块竖着的液晶屏,教练点开了屏幕上的“自主学习”,称须按照屏幕发出的“AI提示”来操作车辆。没有教练在旁,李女士考虑再三后熄火下车。

        “互联网驾校”作为新事物,产生如此多投诉是否说明模式存在不妥?记者就此咨询了多名业内人士。他们认为,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理应提升效率,让服务更人性化。在驾培行业,AI教学、机器人带教等新手段确实在逐步调试推广中,就目前来说,这些还只能是辅助手段,需要一个逐步完善、进而让大家接受的过程。一些平台或驾校“打价格战”拉客户,再强推机器人带教等技术来弥补教练不足,这恐怕有违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初衷。另一方面,驾培行业作为服务业,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在无法提供基本服务的情况下退款,都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原则。再怎么互联网化,这些原则不会变。

        (《解放日报》9.6 毛锦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