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地球之肺”成二氧化碳排放源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07日   03 版)

      近日,科学家们在最新报告中发现,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孙流域的大片地区,从二氧化碳吸收器转变成排放器。专家表示,这说明“地球之肺”部分地区的增长速度已经跟不上它的死亡速度了。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者来自巴西圣何塞·多斯坎波斯国家空间研究所。研究使用直升机测量了2010-2018年间,亚马孙雨林上方4500米高空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随后发现,亚马孙雨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二氧化碳吸收器变成了排放源。

      研究发现,亚马孙雨林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亿吨。大火产生的二氧化碳每年约为15亿吨,其中5亿吨被雨林吸收消除了。剩下的10亿吨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相当于日本一年的排放量,日本是全球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这一数据让人惊讶,因为过去亚马孙雨林一直是一个“碳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制),但现在却在加速排放。

      研究还发现,亚马孙西北部地区基本处于碳平衡状态,吸收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样多。但是,亚马孙东南部地区,尤其是在旱季,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吸收的多得多。专家认为,如果亚马孙雨林成为持续的二氧化碳来源,那么人类应对气候危机将更具挑战。

      研究指出,有几个因素推动了亚马孙雨林的转变。一方面,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降低了亚马孙作为碳汇的能力。为了提供牧场来养牛和种植农作物,人们通常用大火来清除植被,这既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又会减少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数量。而且大火还会影响周边的森林,使它们在来年变得更脆弱。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高温和干旱使亚马孙东南部地区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来源地。

      科学家表示,以上两方面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树木植被减少,意味着更严重的干旱和高温,气候变化又加重了树木死亡和森林大火。一些学者和环保人士认为,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也要为此承担责任。巴西占据亚马孙森林60%的面积。博索纳罗上任后,支持砍伐树木、采矿,驱赶当地土著来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以及建立水电站,这些破坏性行为严重损害了雨林发展。

      (《解放日报》8.23 杨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