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

    我们为何会对婴幼儿期失忆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04日   06 版)

        大多数人对生命最初的三四年没有记忆;事实上,我们通常很少记得7岁之前的生活。

        乍一看,我们不记得自己婴幼儿生活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婴幼儿的记忆力尚未发育完全。但是六个月大的婴儿既可以形成持续几分钟的短期记忆,也可以形成持续数周的长期记忆。另一方面,学龄前儿童可以记住几年前的事情。然而,这个年龄段的长期记忆是否真的是自传性的,即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亲身经历,这一点仍有待商榷。当然,这些年龄段的记忆能力与成年人不同,它会继续成熟直到青春期。

        这些基本过程涉及大脑的各个区域,包括记忆的形成、维持和随后的检索。例如,被认为负责记忆形成的海马体会继续发育,直到至少7岁。

        但这似乎不是故事的全部。我们知道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语言。从1岁到6岁,儿童从只会说一个词到掌握母语或语言,他们语言能力的显著变化,与童年失忆期相吻合。这种语言能力的变化包括使用过去时、与记忆相关的词例如“记住”和“忘记”,以及人称代词,其中最喜欢的人称代词是“我的”。

        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孩子用语言表达当时发生事件的能力,预示着他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对事件的记忆程度。一个实验室小组通过采访因常见儿童伤害而来到急诊室的幼儿进行这项调查。当时可以讲清事情来龙去脉的26个月以上的儿童,5年后仍能记住该事件,而26个月以下讲不清事件的儿童则几乎不记得或什么都不记得。这表明,如果不将会说话前的记忆翻译成语言,那么这些记忆就会丢失。

        然而,大多数关于语言作用的研究都集中在语言作为叙事的特定表达形式及其社会功能上。与为实用目的简单地叙述信息不同,记忆承担的主要是与他人分享经验的社会功能。所以,家庭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了记忆的可及性,也增加了叙事的连贯性,包括事件的时间顺序、主题和情感程度。更连贯的故事更容易被记住。

        (《参考消息》8.25 珍妮·欣斯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