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28日 星期六

    就这样告别铅字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28日   03 版)

      ■凌启渝

      有道是“弹指一挥间”。差不多38年前,我在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接到新任务,编办一份中小学生看的《儿童计算机世界》报,全国发行。

      很快拿到024号期刊登记证,内容就绪,送厂铅排。出版科吴兄通知我,后天一点半,到圆明园路文汇报印刷厂三校签样。我答应了,哪想吴兄加一句,“是半夜一点半。”

      原来,排版师傅夜神仙,凌晨排好当天的《文汇报》,清样送校,有两小时陪我玩。我就惨了。公交车半夜歇菜,只能打出租。大半夜,天再冷,得先到路边等着。为啥不电话联系下,哪有哦,家装电话、袋揣手机是后来的事。

      排版房暖暖的,夜宵管饱管好。不过校对完了得在坐塌的沙发上“葛优躺”,熬天亮,等头班公交。

      而铅字排版本身,另有诸多限制。我们的稿件中夹杂数学符号、计算机程序,格式要求苛刻,连空格、换行都计较,铅排实在困难。想活跃版面不易;要临时换稿,那就面临“脱期”警告了。所以,总想有一条排版新路。

      编报时,我关注着世界各地各领域的电脑新应用,其中就有排版。为啥不试试。啊,想起来了,到市印三厂看校样,对面楼前挂有“激光照排实验室”铭牌。我就去一闯,那是上海印刷研究所的中文电脑排版项目,不说守株待兔么,虚席以待不假。一拍即合。换拖鞋,披白褂,试验照排,当然,同一份稿件也仍在铅排作备份。

      一进机房就打个大喷嚏,因为照排系统的计算机要求相当低的恒温。中文输入有多种键盘在测试。大键盘像传统中文打字机,几千汉字按使用频率排开,用感应笔选字。西文小键盘配置印研所编制的音形分合的陈码,键盘手每分钟输入超70个汉字。我们则采用“乐氏键盘”,按规则组合找汉字,简单如日和月,找到“明”。

      字体是可以选择的,不过限于宋、黑、仿宋、楷体,是印研所(我国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大本营,上海非遗)将国宝级的手工原始字稿高精度扫描,再精修成的照排字库。按国标GB2312,字数为6763+,如不够用,得现补,那是麻烦事。排版格式,如行距栏宽、左齐右齐,是在文字流中添加指令符来设定的。这些指令由程序员编写,机器懂,输入员懂,我们旁人似懂非懂。

      输入后的存储介质,你可能没想到,是黑色的穿孔纸带,和我以前操作过的数控机床同款。校对在编辑终端进行,因为内存和软件的限制,屏幕上轮动显示几十个文字/指令,看不到版面格式。而但凡有过一处修改,纸带就得重打,所以废纸带往往塞满纸篓。定稿的纸带输入到激光电脑照排机,后者一阵计算,输出内容和格式都准确的“毛条”相纸。将其拼贴到整版的版样纸上,拍照、制版、胶印,大功告成。

      时间定格在1985年1月10日,首份不用铅字排版的《儿童计算机世界》面世。我们成为中文报纸采用电脑排版的“弄潮儿”;当然,正如上面所说,也还是等待哺育成长的“新生儿”。哪像今天的电脑排版系统,字体丰富,变形灵活;即打即现,所见所得;版面格式随意,打印上网听便;而且在台式电脑、掌中手机上就能完成。

      (中国作家网 8.1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