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

    新高考改革的变与不变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12日   01 版)

        今年是辽宁、河北、江苏、湖南、湖北、重庆、福建、广东8个省市的“新高考”落地之年。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已有14个省份分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从政策上看,三批改革方案最显著的变化是考试科目的设置从原来的“3+3”模式变为了“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没变的是选择性,降低的是实施难度。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王新凤博士认为,“这降低了中学组织教育教学的难度,更有利于高考改革在中西部地区、在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中学实施”。

        高考改革目标之一是要破解“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个别地区因此在选考科目和外语等科目上进行了多次考试机会的探索。但也有群众反映:此举增加了学生选择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由于选考指导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和中学功利化地选择等因素,一些中学出现“弃学物理”的现象。

        “改革初期,许多高校对选考科目的理解不深,许多专业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一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说,从目前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来看,绝大多数的理工科专业都提出了“物理”科目的要求;还有许多专业也都提出了特色要求,例如公安学类要求选考“政治”,医学类要求选考“化学”“生物”,历史学类要求选考“历史”“地理”等等。

        不以分数论学生,浙江省尝试“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招生,按照“高考成绩”“面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同比例相加后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王新凤说:“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但他们的综合素质非常高,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规划能力都比较高,在学业上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今年秋季学期,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七省(区)将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高考更深层次的变革依然在探索中。

        (《中国青年报》8.9 樊未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