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构建话语体系是政党长期执政的舆论基础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03日   07 版)

      第一,政党长期执政必须培养话语意识,话语意识有利于党建理论的传播。党建过程中政党会向广大党员传递党的理论知识,并促使党员接受,这就需要党建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了党的领导地位,尤其是政党执政期长和人数众多的党,要特别加强话语权的构建,这样才能牢牢握住话语权,发挥执政党在领导上的优势。

      第二,话语体系构建有利于执政党获得广泛认可。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种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的体现,能促进政治认同、政治认知。党建话语是我们党优秀形象的表达,可以稳固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秩序,形成良好的党风,促进广大人民深入理解我们党的执政思想。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构建了“四个全面”“两学一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脱贫”“责任担当”等话语,这其中既有我们党的建设行为规范,又有建设目标,还有实际行动,这些话语促使党员干部和广大民众一起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党的建设,了解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

      第三,话语体系建设有利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话语影响力也是政党领导力的体现。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经得起考验的政党,领导广大人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向了繁荣。历史上,我们党一直保持着广泛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这也有赖于话语的有效传播,这些话语通俗易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信念。

      第四,话语体系建设有利于树立党建旗帜和形象。独特的理论引领独特的道路,独特的制度需要独特的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党的建设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强化党员意识,不断创新发展。我们党建设中的话语发展、变化,更是我们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的结果,其体现了不同时期我们党的建设任务和特点。

      原题:《构建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6.8 关颖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