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提高自身抵抗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重视韧性城市建设。
“韧性”的基本含义是反弹、回到原始状态。该词最早用于工程领域,随后与系统论相结合,出现了关注生态系统互动关系的“社会—生态韧性”概念。这一概念认为,生态系统所呈现的不是静止的、平衡的状态,而是发展变化的状态。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应对各种干扰时,应当具备持续不断地学习、创新、适应和改变等能力。城市是高度复杂的、开放的人类生态系统,既然“韧性”可以应用于生态系统,当然也可以用于城市。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并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冲击和压力时,城市具备预测、防范、应对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这些冲击和压力涵盖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社会重大事件等维度。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不再是从农村向单个城市集中,而是转变为在城市群内部的城市间流动,城市面临的风险也就具有区域性和连锁性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要突破单个城市的地域范围,以城市群为基本空间格局。一方面,以城市群为单位制定资源的分配规则,加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发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以城市群为单位建立区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资源保障合作机制,统筹重要战略资源,完善电网、交通、绿化带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在对城市群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考虑到如何通过协同区域内各城市的建设,既能增强城市的韧性,又能增强城市群整体的韧性。
(《光明日报》7.19 李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