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碳排放配额的开盘价为48元/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2225家电力企业成为第一批尝鲜者。
碳排放权交易,是将碳排放(生产和生活中消耗能源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配额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买进卖出来调节控制并逐步降低碳排放总量。例如,某企业每年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通过技术改造,碳排放量减少为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而其他企业因为扩大产能,原定配额不够用,就可以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出售的额度。这样既控制碳排放总量,又能鼓励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实现减排。
首批纳入交易系统的2225家履约企业都是年综合能耗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火力发电企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绝大多数的火力发电企业。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通过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可以进一步积累相关经验,逐步地完善市场交易。“十四五”期间,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逐步被纳入,涵盖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领域。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未来对能源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加。碳排放权交易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带有金融性质的政策性工具,它并不鼓励企业花钱买配额完成任务,而是通过市场手段来促使企业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庄贵阳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从供需两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央视新闻客户端7.16 盛云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