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用药物中,会促使人体中暑的主要有以下五类。
利尿剂类降压药 常见的为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等。夏季服用利尿剂类降压药后,会导致减少出汗,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从而引起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因此用药后,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伪麻黄碱的作用主要是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全身血管也有一定的收缩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不利于机体表面散热,从而引起中暑。服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
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造成体内钾的流失,出现四肢无力,严重的有可能让人因脱水而中暑。服用这类药物后要多喝水,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香蕉、豆类制品等。
抗胆碱药 主要是M-胆碱受体阻断剂,如阿托品、颠茄等解痉药物,常用于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这类药物会使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无法发挥促进腺体(包括汗腺)分泌的作用,因此抗胆碱药能抑制出汗、减少热量释放、破坏体温调节,可直接导致高热。服用此类药物后,应注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劳作,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拟交感神经药 代表药物有麻黄碱、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这类药物能够提高肌肉兴奋性,加强肌肉收缩,导致产热增加,使机体温度升高。服用此类药品后,要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
(《老年日报》7.9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