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来到我的诊室,让我帮他决定是否需要做心脏造影。
这名患者近半个月反复胸闷、胸痛,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有活动后加重倾向。他之前已做过心电图,提示T波低平,冠状动脉CTA提示冠状动脉正常。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有胸闷,所以之前为他诊疗的医生建议他做造影。
我仔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原来,半个月前他的一个同事因为心肌梗死猝死,因为死者和他年龄相仿,所以之后他就一直感觉胸部不适。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偶尔有隐痛,自己感觉似平剧烈活动时症状加重,但是并不明确。该患者平时有高血压,服药控制良好,无糖尿病且不吸烟,有腹型肥胖。患者是足球爱好者,最近经常踢球。
我明确地告诉他,不需要做心脏造影。分析如下:
1.患者比较年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多,仅有高血压一项危险因素。
2.患者症状不典型,虽然主诉胸闷、胸痛,但是症状不严重。
3.患者可以耐受足球这种剧烈运动。
4.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正常。
我告诉患者,他的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放松心情就好了。
日常生活中,胸闷、胸痛的症状很常见。胸痛的原因有轻有重,从不需要处理的肋间神经痛到死亡率高的主动脉夹层。学会识别低危心绞痛,能够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对于一些非典型胸痛的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我总结了自我评价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评症状。如果胸闷、胸痛的症状剧烈,与活动相关或伴濒死感、放射痛等情况,往往是高危胸痛。如果胸闷、胸痛轻微,持续时间短暂,静息状态明显,活动后好转,往往是低危胸痛。
第二步,自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脑梗死、外周动脉病变、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越多,即使症状不严重,也要考虑高危胸痛可能,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排除。危险因素越少,高危胸痛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第三步,自评活动耐力。患者虽然有胸闷、胸痛,但是症状不剧烈,而且可以耐受剧烈运动,甚至是运动后症状改善,那么往往是低危胸痛。如果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稍活动就有胸闷、胸痛、心慌、出汗的情况,就要考虑高危胸痛的可能,应及时就诊。
总而言之,对于出现胸痛的患者来说,能够正确自我评价有利于减少心理负担。但是任何时候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还是应该及时到胸痛中心就诊,让医生帮你排除风险。
(《健康报》7.5 孙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