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来黄土高原养羊的澳大利亚人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06日   08 版)

        雪后山路结冰打滑,戴维德·奥斯本步行去羊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打开戴维德·奥斯本的微信朋友圈,在中国偏僻小山村养羊、育种的文字、照片和视频是他记录最多的内容。 

        这位澳大利亚肉羊制种技术专家,先后十余次来到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通过技术帮扶,为当地引进国际先进的肉羊繁育技术,推动肉羊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相隔万里目标一致

        2019年11月20日,在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颁奖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戴维德。当天,他被授予“敦煌奖”。“敦煌奖”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为表彰对甘肃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的荣誉奖项。 

        领奖时,他的发言很朴实,但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走访过许多国家,也去过很多养殖农场,但从来没有看到像甘肃这样如此大力度的投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先进技术引入甘肃肉羊产业,改良品种,提升效益。”

        甘肃省政府写给戴维德的颁奖词这样说:“他不但助力甘肃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架起了甘肃与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帮助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这位年近六旬的澳大利亚人为何能得到甘肃省政府高度认可?经过多次采访和沟通,记者渐渐了解和熟悉了这位“洋专家”,也深深感动于他的坚持与付出。 

        戴维德曾任澳大利亚胚胎移植协会主席,是国际肉羊制种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从事羊场生产与经营管理已有30余年。 

        2017年4月,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支持下,他首次来到甘肃省,在金昌市、武威市、兰州市和庆阳市等地,调研肉羊产业发展,并参加肉羊产业国际技术研讨会。 

        讲起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肉羊繁育技术,戴维德像个孩子一样眉飞色舞。他现在的合作伙伴、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智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旧用“震撼”来形容。“他的讲解充满激情,观点新颖,完全吸引了我们。我当时想,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头精神真好。” 

        那时,李国智决定,想办法将戴维德作为技术专家引进到他的企业。可他也担忧,“戴维德看不上”。因为企业不是在繁华的大城市,而是地处偏僻的环县山城乡。那里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满目尽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 

        2018年8月,在甘肃省科技厅等部门协调下,戴维德作为引进专家,被聘为庆环公司技术总监,由此开启了他在环县的技术扶贫路。 

        “因为我和Peter(李国智英文名)有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创造更多价值,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效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戴维德告诉记者。

        教会技术留下感动

        按照相关规定,养殖场选址要远离河流、饮用水源和村庄。庆环公司的羊场就建在了环县山城乡八里铺村——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谷平地上。虽符合建设标准,但也为日常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烦。 

        羊场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遇到雨雪天气,出行便成了难题。2019年12月,羊场员工将为母羊实施人工授精。所有母羊提前14天经过放栓、撤栓、注射激素等一系列处理,只剩下腹腔镜输精环节。但计划授精当天早晨,持续了一夜的大雪覆盖了通往羊场的山路。 

        这可难住了戴维德。他在县城参加完会议,要赶回羊场实施人工授精。如果他赶不到,前半个月的工作就白忙活了。而雪后山路结冰打滑,汽车开不上去。戴维德建议同行人员,干脆步行上山。 

        零下十几摄氏度,寒风凛冽。大雪封山,满目白茫茫一片。戴维德和同行人员一路踏雪而行,走了近十公里的蜿蜒山路,最终赶到羊场。当满身冰雪像个“圣诞老人”的他气喘吁吁地站在羊场大门口时,李国智和全体工作人员列队迎接。当天,他们完成了100多只母羊的人工授精。

        “他快60岁了,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徒步近十公里山路,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李国智说,对待工作,戴维德“丁是丁,卯是卯”,甚至在外人看来这个老外“不好说话”,是个“倔老头”。 

        戴维德的倔强,记者也“领教”了一番。2020年12月,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驱车向东出发,行进200公里后,天空便扑簌簌地飘起了大片雪花。气温骤降,路面结冰,行进的道路异常艰难。小心翼翼继续前行300公里后,记者一行于当天夜里抵达环县县城。但戴维德还在50公里外的八里铺村羊场工作。 

        经过两天的焦急等待,雪终于化了,山路得以通行。当记者见到戴维德时,他已在羊场工作了一个多月。吃住都在山上,中途没有下山。当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山头,天气极其寒冷。但他像往常一样穿梭于各羊舍之间,全身心投入,进行肉羊膘情体况评估等各项工作。就在记者好不容易见到戴维德准备采访时,他却向记者摆了摆手,示意拒绝,因为他在忙工作。

        约4个小时后,戴维德从羊舍走出来,放下工具箱,脱掉专业防护服,跺了跺沾满了雪的鞋子,用手随意整理了一下凌乱又花白的头发,走过来热情地向记者打招呼,“你们现在可以问任何你们感兴趣的问题。”随后,他大步走进了实验室。

        戴维德服务的三个羊场分布在山城、甜水、演武等乡镇。环县山大沟深,山路难走费时。从县城出发到演武乡,虽只有110公里,但每天来回路途就要花费好几个小时。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工作,戴维德和外国专家就住在乡里一家小招待所。一周内,他们奔波在这三个乡镇,为1200只羊完成了配种。这群经过腹腔镜人工授精的羊群,受胎率高达88%以上。经过良种杂交后,本地母羊后代的产肉能力提升了10%以上。优良基因的传播为环县创造的社会效益将超过5000万元。

        “倔老头”会过日子

        李国智说,能省就省,可是“倔老头”的一贯作风。每次来中国,戴维德总是携带超重的大包小包,里面有工作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和药品。有些药品虽然在中国能买到,但成本要高一倍。为了节约成本,戴维德甚至发动其他外国专家,来中国时都要填满各自的行李箱,里面装的肯定是和羊有关的物品。他还从印度找到售价更便宜的显微镜,自己付款寄到中国供项目使用。 

        戴维德说这是举手之劳。环县肉羊制种产业就是一棵幼苗,需要大家呵护成长。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做好、做细、做精。

        “倔老头”不仅会“过日子”,而且特别会鼓励人。碍于语言,羊场的员工和他交流时有点“不好意思”。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上培训课时,他会将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小礼物送给大家,鼓励大家和他交流互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还建了工作微信群,随时解答大家遇到的技术难题。 

        李国智介绍,戴维德已累计为全县培养了12名可独立操作腹腔镜人工授精等核心技术的人才。在疫情发生初期外国专家无法到达环县情况下,他培养的本土技术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环县政府提供的建设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下,李国智所在企业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成长为甘肃独一家的集肉羊制种、科技研发、人才培育等为一体的肉羊技术集成综合示范基地。“中国速度”令戴维德佩服不已。 

        戴维德已将中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环县和甘肃就像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有很多好朋友、好兄弟。我还会在这里工作、生活很多年。我将继续尽我所能帮助这里的老百姓奔小康。” 

        如今,环县已成为甘肃省肉羊良种供种基地,甘肃肉羊养殖进入新阶段,正在朝“好种造好羊,好草喂好羊,好羊产好肉,好肉卖好价”目标一路前行。 

        “中国共产党创造条件让处于贫困状态的老百姓脱贫,过上更好的日子。”戴维德感触良多,“我打心眼里觉得,中国正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而我的日常工作,也将成为这项伟大工程的一部分。在环县大地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我人生最荣耀的一页。”

        (《新华每日电讯》6.25 张文静 郭刚 程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