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跻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转一响”四大件的手表,现如今却被电子表和手机逐渐取代。价格昂贵的名表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普通手表的销量逐渐萎缩,街头巷尾的修表店也同样受到了冲击。
“退休前我就是修表的,现在我工作的那家门店都没了。”在北京西安门大街,玉文修表店的经营者董春萍正在跟顾客闲聊。修表店面积不大,门外没有招牌没有广告,找上门来的都是熟客。为了实现盈利,董春萍还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修表店里卖起了饮料和零食。“幸好这块地儿是我自己家的,再加上退休金,还算是能维持下去。要让我租店经营,每天一睁眼就欠人家那么多房租,根本干不下去。我今年59岁了,过几年没准就不干了。”
据2020年万表网发布的《中国手表消费行业白皮书》显示,如今80后、90后已经成为手表消费的中坚力量,大部分消费者购买的腕表都在4000元以上,他们看重手表品牌、款式以及佩戴的场合需要,手表不再是计时工具,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征。而这类名表维修工序相对复杂,零配件要求也高,让个体维修者望而却步。一些消费者认为,连锁大型修表行的价格偏高,他们更愿意去找一些靠谱的小店来换电池或者修表。然而,这些店铺的手艺如何又让消费者难以判断。
在董春萍看来,很多大商场里的修表行生意还不错。也曾有人看中她的修表技术,提出让她带徒弟。不过董春萍婉言拒绝了,“修表是一门技术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
“想糊口可以学修表,但要想发财,这个行当做不得。”在修表人刘宪平的记忆中,每每谈到收徒的事儿,父亲刘品一总是意味深长。像刘品一这样老一辈的钟表匠,修表的经验和手艺是不断积累的。学徒三年,方得入门,而后再花五年功夫打基础,学会“钉补锡车焊”的技能,才能独当一面。如今能够静心做好一件事的人却不多了。
(《北京晚报》6.22 李环宇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