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逊(1896-1947)是美国纽约州人,早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一生中数度访华,也是第一个到访延安的美国军官,被誉为美国的“游击之父”。
1937年春天,卡尔逊第三次来到中国,在上海美国总领事馆海军武官处任职。此次来华,卡尔逊读到了他的朋友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的初稿,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产生了浓厚兴趣。1937年11月下旬,卡尔逊从南京出发,开始对中国共产党的考察之旅。卡尔逊两次深入敌后根据地,也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谈。
1938年5月5日夜,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会见了卡尔逊。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直接与一位具有官方身份的美国人进行交谈。卡尔逊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走进屋子,面对着的是一位高大的人。他那狮子似的头,主宰着健壮的体魄,又长又厚的黑发从中间分开,向后梳着,一双和蔼的眼睛望着我,一副幻想家的容颜。”毛泽东与卡尔逊一直聊天到次日凌晨,内容主要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中国未来的预言。毛泽东给卡尔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是一位谦虚的、和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里,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公正的生活。”
卡尔逊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共产党和八路军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撰写了许多报告,有的直接寄到了白宫,向罗斯福总统作定期汇报。他也是第一个向美国总统赞扬八路军,呼吁援助八路军的美国军官。
1941年底,卡尔逊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近战营上校营长。他向美国军人灌输八路军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告诉他们如何进行奇袭,正面交锋时不能硬拼,打不赢就跑等等理念,还将八路军“思想教育”的方法用到了美国军人身上。卡尔逊把在抗战中见到的“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也照搬过来,向美国军人解释“工合”这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卡尔逊的士兵在训练中齐声高喊“Gung Ho”(音为“工合”),表示要“一同奋战、一定胜利!”,场面十分壮观。
1942年8月,为配合被日军占据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美军决定对日军后方岛屿中的马金岛“开刀”,行动就交给了卡尔逊。卡尔逊运用八路军的奇袭战术,成功偷袭日军重兵守卫的马金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成功战例,被载入美军战争史。卡尔逊也因此名噪一时,被称为美国的“游击之父”。
(《光明日报》6.20 吴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