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其治疗并不复杂,但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1:置之不理,治不治无所谓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且易反复,使患者习以为常,且只是发作时有点痛苦,因此感觉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所以,一旦确诊有过敏性鼻炎,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
误区2:谈激素色变,拒使用激素治疗 很多人宁愿相信所谓不含激素的“祖传秘方”,也不愿正规使用激素喷雾剂,殊不知很多“偏方”“秘方”中偷偷加用激素,剂量和品种不可控,危害更大。激素鼻喷雾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其不良反应非常轻微,主要局限于口鼻周围,停药后可恢复。
误区3:滥用减充血制剂 有些患者自行购买各种滴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却发现越用鼻塞越严重。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减充血制剂,如萘甲唑啉、羟甲唑啉等,其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这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所以疗程不宜超过3天,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3次。另一类不能长期使用的减充血剂是麻黄碱,长期使用可导致药物性鼻炎,使血管萎缩而失去弹性。
误区4:过早停药 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发加重。建议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1~2个月;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应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上海大众卫生报》6.11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