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涉高考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网络诈骗 2021年5月,安徽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警方分析研判后锁定了嫌疑人黄某,并将其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措施。考生及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
考前编发“占坑贴”,考后宣传“押中题” 考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通过网络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试题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帖中并公布,制造考前获得试题或“押中真题”的假象,其背后目的就是实施诈骗。
考试作弊断送前程 近几年,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作弊器材,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形耳机,再到调频手表与“枪手”遥相呼应……相关部门提醒,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以免自毁前程。
别相信“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高招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公布,所有考生须填报志愿等待录取。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买指标”的诈骗信息。
警惕山寨招生网站 近年来,个别学校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号被抢注,不法分子借此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考生家长可登录教育部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核实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央广网 6.8 杨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