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枇杷树下的“猎毒人”

    《 文摘报 》( 2021年06月01日   05 版)

        刘缙

        刘缙,1986年出生,现任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为上海公安破获毒品大案做出了关键的贡献。他的毒检实践,是从公安分局大院里的一棵枇杷树开始的,因而他也被称为“枇杷树下的猎毒人”。

        2014年,刘缙从基层派出所进入了金山分局的刑侦支队。2016年,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参与筹建了分局毒化实验室。实验室建成伊始非常冷清,一个月都收不到一份检材。刘缙特别着急,花了很多时间去说服别人相信:毒化对破案来说是有作用的。

        “人们都说,干我们这行的人有‘职业病’。”刘缙感慨。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看着分局大院里一株株长势喜人的枇杷树,就在想:是不是有农药残留?他从眼前这些枇杷树下手检测——结果“轰动”了整个分局——枇杷树上有很少量的农药“五氯硝基苯”残留。这让大家觉得,毒物检测大有可为。此后,刘缙主动联系了各派出所,希望他们能把侦办案件过程中可疑的物品送检。也正是在这时,“犀牛液”出现了。

        2018年4月,金山分局象州路派出所的民警送检了一包名叫“犀牛液”的假药,包装袋上没有厂家,没有加工地点,没有成分。实验室检测报告一出,刘缙立刻反应过来——这哪里是假药,这不就是毒品吗?然后,他对照了毒品名录,“犀牛液”里确确实实含有一种名叫“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的毒品成分。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毒品贩子也越来越狡猾。前几年刘缙他们打击“犀牛液”,主要是通过追踪电商平台这个渠道,现在新型毒品的销售更多采用的是“国外社交媒体渠道销售+国内发货”的模式。在这些社交媒体中,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一些指代新型毒品的“黑话”——比如“叶子”“草”“香料”等。常见的新型毒品有“邮票致幻药”“果味烟”等等。不仅如此,不少人服用的“减肥药”,也有可能是毒品。

        “近年来,在微商和代购群体中,减肥药是热销产品。我曾经检测过各种各样的‘减肥药’,检测完我就震惊了!”刘缙说。他发现:这些“减肥药”中,甚至根本没有减肥药成分,主要成分包含一些精神抑制剂、安定性药品、刺激性缓泻药、降血压药品,其中有的还是管制药品。“卖药的人良心何在呢?消费者太可怜了,莫名其妙就服用了有害的药物。所以,我呼吁大家,一定不要乱吃药。”刘缙说。

        同样,让人在不知道是毒品的情况下就服用的,还有“死藤水”。“死藤水”并不是液体,而是一种粉末。这种药物产地在南美的亚马孙地区,在当地被认为是一种“神奇饮料”,但它其实是被滥用的药物。涉毒群体都是以隐蔽的方式吸毒,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拉进了毒品的漩涡中。

        常常有人问刘缙:为什么会选择毒物化验这一领域?

        原来,刘缙小时候,家中长辈身体状况不好,因此他立志学医。考大学时他报考的是临床医学,最后却被调剂到了药剂学专业。大二时,他选修了《毒品毒物介绍》这门课程,课堂上,老师讲到一种植物叫“雪上一枝蒿”。它的名字很美,在民间曾有人拿它来治病,但不少人因为这种“药”失去生命。老师说:所谓缓解疼痛,不过是让人麻痹,并不是真正的治疗,过度服用就会导致死亡。

        刘缙对毒化的兴趣,就此被激发出来。后来,他就报考了这位老师的研究生,开始攻读法医毒物分析硕士。

        “人们常说一定要结识两种职业的朋友,一种是医生,一种是警察。”他当时想:那我就来做法医吧,既是医生,也是警察,鱼和熊掌可兼得。

        (《新民周刊》2021年第18期 王煜 安景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