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 文摘报 》( 2021年06月01日   07 版)

        在我国经济加速升级的过程中,缓解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对劳动者的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推动发展更加适应自动化技术变革要求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增强劳动者技能与机器人的互补性。一方面,机器人已经开始产生对人工的替代,加强对可替代性较高工人的技能培训对于重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政府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调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让劳动者的职业转换过程更加平稳顺畅。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技术正加速成熟落地,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将面临更严峻的“技术性失业”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机器人应用所需的研发、维修技能,还是机器人所难以替代的人际交往和创新能力,都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

        第二,完善相关财税社保政策,通过政府干预增强对低收入人群的保护,同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对高收入人群的工作激励。一方面,要平衡机器人应用对不同人群的冲击差异,针对可能拉大的收入差距,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予以调整。为此,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征缴工作,并特别关注易受技术进步冲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另一方面,要通过减税降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减轻企业负担,促使企业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主体,鼓励其通过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更高质量就业。

        第三,灵活考虑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应对短期就业替代风险,推动人才红利可持续化,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机器人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其就业替代规模也将逐步增大,应差异化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短期而言,可以通过降低工时、促进灵活就业等措施缓解失业对劳动者及其家庭的负面影响。长期而言,要通过打破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和所有制障碍,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等方式,为经济创新、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红利,以确保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获得人才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网 4.14 葛鹏 赵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