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德国人迷恋现金背后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25日   03 版)

        出门前检查带没带钱包,为方便找零,特意往裤兜里塞几枚硬币……这依旧是当下大部分德国人每天的日常。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诧异?身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居然还沿用着有些“落伍”的支付方式。

        德国很多商店和超市至今都挂着“Cash Only”(只收现金)的牌子,就算你有各种银行卡,也无用武之地。由于商家的“任性”,德国人每次出门前“不得不”往钱包里塞满纸钞和硬币,一跑起来叮当作响。以2016年为例,德国所有买卖中,80%都是通过现金完成的。这一比例在英国和法国仅为47%和35%。北欧更甚,有专家曾估计,瑞典在2023年就能达成“无现金社会”目标。欧洲中央银行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外出平均随身携带103欧元现金,约合人民币800元,是所有欧元区国家中最高的。

        德国人迷恋现金胜过其他支付方式,主要归因于对隐私和自由的追求。德意志银行总裁魏德曼表示:“现金支付保护了个人隐私,在支付时不依赖任何技术。”毕竟,不管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每一笔消费都会在金融系统留下记录,让人有迹可循。经历过纳粹以及东德时期的高压统治,德国人对政府掌控个人隐私有一种深刻的抵触心理。德国的隐私保护主义者,一直在呼吁人们警惕出现“玻璃公民”,即对政府而言,公民的一切生活形如透明。

        除了历史因素,德国人节俭的民族性格也使得他们更加青睐于纸币。还记得小学学习中西方消费观时,课本上介绍西方人多是“月光族”,还喜欢预支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真的,但德国人却是例外,不仅不“月光”,还热爱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根据调查,德国家庭中,10%的收入都会存进银行,更别说频繁地透支刷信用卡了。德语中,债务一词"schuld"也有罪恶的含义。不少德国人认为,钞票实实在在握在手里,才有花钱的实感。不然,轻轻一挥银行卡,钱就出去了,容易超支。

        (《Vista看天下》4.28 刘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