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给技术工人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可以评正高,却因为企业的一个章失去评选资格。放眼全国,与我遭遇一样的技术工人,到底还有多少?”近日,关于“大国工匠”鹿新弟的新闻引发关注,而鹿师傅反映的问题更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鹿新弟技校毕业工作34年来,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凭的是一身真本事。看一看柴油机排气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就能找到故障原因;上手摸一摸机油,就能解决机油压力过低问题……
这位“发动机医生”累计完成创新成果五百多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不乏其他城市开出几百万元的价码挖人,可他还是选择留下来。鹿师傅正是中国制造业稀缺的高级人才,也是很多职业院校学子、企业一线工人的榜样。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反复强调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想方设法拓宽技术工人的发展通道。就职称而言,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在“蓝领”中设立正高级工程师,各省市也陆续拿出了具体办法,像鹿师傅这样的工程师完全符合参评条件,可为啥就是评不上?“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高级工程师,你评上了,怕别人有想法。”从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不难看出好政策和硬条件都输给了人情。
(北京日报客户端 4.25 崔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