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造出一个新词——“拖星”,专指一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他们打太极、和稀泥、言必称程序。结果,事情被拖黄,企业被拖垮,群众被拖怕,小纠纷拖成大矛盾,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热衷一拖再拖?“基层的事面广量大,各种状况层出不穷,许多问题扛过一阵、拖上一阵,避过风口浪尖,多半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部某县一名乡镇干部直言,“等新问题出来,老问题就‘冷却’了,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一位负责人直言,“拖字诀”看起来暂时没了麻烦,但矛盾不会消失,容易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认为,拖延症的本质是官僚主义,要对不作为干部加大处罚力度。将每位干部的绩效、群众满意度与其奖惩挂钩,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不给拖延预留空间。
(半月谈微信号4.21 王井怀 孙亮全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