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都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病不仅会导致身体方面的疾患,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状态与躯体生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在肿瘤、脑梗、心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患者中,抑郁、焦虑问题突出,慢病人群中有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倾向。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不仅要管理好慢病,更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
1.需要对慢病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患有慢性病,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因为生存质量高低,全在于你自己。我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坚持药物治疗、学习慢病方面的科普知识等方式,来积极应对慢病。慢病控制好了,生活质量就高,心情也就好了。
2.要多和人交流。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埋藏在心里,有效的沟通可以让自己的心情更加舒畅。因此,日常多和亲人、朋友、同事进行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慢病患者的家人朋友也应该在日常多鼓励他们,让其增加对抗慢病的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多运动。身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等心理问题。身体活动最好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广场舞、游泳等等。
4.不要抗拒心理治疗。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如果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最好是请专业心理工作者给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对于有明显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者,必须同时接受相应的药物与心理治疗,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健康咨询报》4.19 刘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