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24日 星期六

    瞿秋白将《国际歌》由“诗”译成“歌”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24日   05 版)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一曲激昂的《国际歌》,几乎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各个阶段,自百年前一直传唱至今。

        鲜为人知的是,《国际歌》最早译介到中国时,是诗的形式,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第一个将“诗”译成“歌”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

        参加五四运动

        1917年暮春,瞿秋白来到北京,考进俄文专修馆学习。多年后,他在遗著《多余的话》中回忆,“我在母亲自杀家庭离散之后,孑然一身跑到北京,只愿能够考进北大……到了北京之后,住在堂兄纯白家里,北大的学膳费也希望他能够帮助我——他却没有这种可能,叫我去考普通文官考试,又没有考上,结果,是挑选一个既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去进。”

        在校期间,瞿秋白很用功,成绩也很好。他的同学沈颖回忆,“秋白在校每考必列第一或第二名。彼时俄文专修馆每星期日上午有文课,全体学生一律参加,秋白的中文程度很好,所作文课几乎每次均油印传观,以致名遍校内,无人不知!”除按时上课,完成规定的学科作业外,瞿秋白还按照自己制定的自修计划学习英文、法文、社会科学和哲学。每天不论多么忙,一定要照自修课程表把功课作完,不到深夜不止。

        1919年夏,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五四运动旋即爆发。瞿秋白积极参加街头宣传,并作为俄文专修馆学生代表参加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6月7日,反动当局逮捕了包括瞿秋白在内的178名参加示威游行的青年学生,关押于北大法科校舍临时改成的拘留所。8日迫于各界压力释放全部学生。8月23日,瞿秋白和各地学生代表集聚新华门抗议“马良祸鲁”又被警察厅逮捕,后迫于全国爱国运动的压力,全部请愿代表被释放。

        “英特纳雄耐尔”

        由于生活拮据,在京期间,瞿秋白一直借住在堂兄瞿纯白家中,先是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羊肉胡同,后迁到东城根东观音寺草厂胡同。在草厂胡同落脚后不久,瞿秋白的弟弟云白、垚白也来到北京,瞿纯白特地在后院东屋为秋白兄弟们安排一间居室,放置了书桌、书架。瞿纯白收入本不厚,增加了几个青年人吃饭,生活是清苦的。李子宽回忆,“我去时,偶和瞿秋白同饭,常以白萝卜和干贝一两小块或虾米少许就煤球炉上狂煮,以汤佐餐,取其味隽,不需要更加佐料,亦不求量也。”

        1920年秋,瞿秋白应北京《晨报》聘请,以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动身去莫斯科。“瞿秋白此时选择赴俄,与他想要心灵求索有直接关系。”张杰称,瞿秋白一直都想开辟一条光明道路来救国救民,苏俄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他想去实地调查,寻求真理来拯救中国。

        1921年5月,瞿秋白经张太雷介绍,参加共产党,为预备党员;同年9月,转为正式党员,当时属于俄共(布)党组织。到1922年春,正式参加中国共产党。逗留外国学习工作两年后,1923年初,瞿秋白返回北京。这时,瞿纯白一家已经搬到大羊宜宾胡同,瞿秋白依旧借住在堂兄家。这时,瞿秋白开始《国际歌》的翻译工作。

        最早,《国际歌》译介到中国时,是“诗”的形式,后来才发展成为“歌”,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译介者就是瞿秋白。他翻译的《国际歌》发表在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第1期上。这位既精通俄文,又精通音律的共产党人,还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配上了简谱,使《国际歌》成为“我国最早的能唱的国际歌”。

        “瞿秋白的译词有一处非常关键,就是将法语的‘国际’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张杰告诉记者,“国际”这个词原来有很多译法,但都无法跟原谱匹配,也就是没法唱出来,瞿秋白反复琢磨,也用手风琴反复练习,最终决定直接音译,这样就能与国际上的唱法一致,达到中国民众和国际无产者合唱的效果。

        从容阔步向刑场走去

        1923年夏天,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海大学,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此后,他的革命轨迹遍及上海、广州、武汉、庐山等地,其间二度赴俄(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瑞金,后因身患重病不能随军长征。1935年2月,瞿秋白的肺病日益严重,中央决定派人送他去上海就医。2月24日走到福建省长汀县濯田区水口镇小径村时被捕。国民党多次劝降不成,蒋介石密令枪决。

        1935年6月18日10时,瞿秋白手夹香烟,神态自若,从容阔步向刑场走去。沿途高唱着俄语的《国际歌》和《红军歌》,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了长汀城关西门外罗汉岭蛇王宫侧的草坪上,瞿秋白盘膝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开枪吧!”牺牲时年仅36岁。    

        “1955年6月18日,瞿秋白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北京市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讲解员刘芮含告诉记者,瞿秋白安葬在任弼时同志墓的东侧,时常有人前来祭扫。

        (《新京报》4.19 张畅 马瑾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