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帮“妈妈运动员”找回人生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20日   05 版)

        刘 虹

        4月14日,中国奥运军团的最新大名单中,刘虹的名字格外引人关注。不仅因为她是奥运会“四朝元老”,更是因为她如今拥有一个比“全满贯竞走女王”更沉甸甸的头衔——“妈妈运动员”。

        从2016年赢下里约奥运冠军后突然退役、回归家庭,到2019年带着不满半岁的女儿重回赛场,刘虹打破了外界对于中国女性运动员的传统观念。“从运动员的角色来说,我成为了一个探路者,在为后来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刘虹说。

        超越过去,证明复出是正确的决定

        一个月前,在安徽黄山的全国竞走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25岁的杨家玉改写了女子2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而原本那个纪录正是刘虹在2015年创造的。同一条赛道上,刘虹第二个走过终点,最终的成绩定格在1小时24分27秒。虽然屈居亚军,但刘虹同样打破了自己6年前在西班牙创造的1小时24分38秒的纪录,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1秒。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真的做到了‘超越过去’。”刘虹说,“超越过去”就是她在复出时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当她刷新了最好成绩并且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时,她已经感到非常满意。

        事实上,早在2019年复出后不久,刘虹就证明了自己依旧是竞走赛道上的“女王”——彼时,同样是在安徽黄山,她在女子50公里竞走的比赛中以3小时59分15秒赢得冠军,不仅创造了该项目的新世界纪录,而且成为田径史上首位在该项目上突破4小时的女性运动员。几个月后,她又在多哈世锦赛上封后,摘得20公里竞走冠军。作为女子竞走世界里的“全满贯运动员”,刘虹选择复出单纯是因为她对于这个项目的热爱,并且渴望继续享受站上赛场的那份兴奋与激情。

        复出的这两年时间,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很多次描绘了刘虹艰苦的恢复过程和严苛的训练生活,包括她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巅峰时期的体重,重新找回身体的肌肉力量以及愿意以个人名义自费参赛……而当舆论都在称赞刘虹的“决心和毅力”时,她却并不太愿意用这两个词来概括:“别人觉得复出需要很大勇气,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成为“妈妈运动员”的探路者

        如今,刘虹参加的每一场竞走比赛或者公益活动,现场主持人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妈妈运动员”这个头衔,在现场不论是对手还是观众,都会为此报以掌声和呐喊。

        “现在大家特别留意我这个有点另类的头衔,正说明妈妈运动员很少见,很不寻常。”刘虹说。如今的中国体坛,能够被称为“妈妈运动员”的确实不多——除了刘虹,还有跆拳道冠军吴静钰、花样游泳姐妹蒋文文和蒋婷婷、黄雪辰,以及蹦床运动员李丹。刘虹愿意让大家关注到她的这个身份,“如果未来同样有很多运动员像我一样以妈妈的身份继续从事竞技运动,大家不再特别关注了,那才说明我们有更多的女性运动员能够兼顾家庭的角色,能够更自然地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前行。”

        之所以说出这样的感慨,正是因为刘虹亲历了中国体坛甚至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运动员的观念改变。彼时,当刘虹还是一名年轻运动员时,她身边就有很多前辈因为家庭或者伤病的原因早早选择退役,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刘虹自己在心态和观念上的改变,是受到了意大利运动员艾丽莎的启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艾丽莎比刘虹快了5秒冲过终点。那届奥运结束后一年,刘虹来到意大利北部小镇训练,和艾丽莎成了好朋友。“我看着她穿梭于训练场和家庭中间,不但能照顾女儿成长,还在训练中提高了自己的成绩,我开始很吃惊,后面也有些羡慕。”

        刘虹把艾丽莎当时的训练和生活模式看作是“一种更美好的运动生涯”,而如今,她也成了其他的年轻运动员羡慕的对象。“这些年,除了自我认识的改变,社会的观念确实在进步。”刘虹坦言,过往她常听说运动员退役后会多少有点怨恨自己的运动经历,因为很多运动员从很小就被安排来从事竞技训练,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更难言热爱,而像她这样“妈妈运动员”的出现,正是自我选择人生方式和方向以及坚持热爱的最好例子。

        “在‘妈妈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特别明显的自信、自律和自强。同时这样的运动员也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刘虹希望,她能成为探路者,为更多女性运动员去寻找一条可以走得通的“美好运动生涯”。

        (澎湃新闻 4.14 马作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