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都是高度评价的,但近些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一些对土地改革否定性的声音。对于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地主的阶级属性。
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主要的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要研究土地改革运动的是非得失,就必须对何为地主作一点讨论。
农村主要有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地主与农民,而农民又分不同的阶层,其中可以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
地主与富农的共同特点是对农民进行剥削,其不同之处在于地主剥削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富农剥削的主要方式是雇工。同时,地主与富农还有一个重要的差别,那就是地主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而富农自己劳动,这是区别地主与富农的主要标准。富农虽然属于农民阶级的范畴,但这个阶层带有剥削性质,所以人们习惯将之与地主并列,称之为地主富农,其实富农与地主并不是同一个阶级。
从阶级属性来看,地主是剥削阶级,这些人在土地改革中之所以被划为地主,主要是因为他们利用自己所占有的土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从总体上来看,因为地主占有土地,可以凭借土地收取地租剥削农民;而贫雇农由于缺少土地或根本没有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而接受地主的剥削,所以二者之间构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社会关系。
当下有人认为: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有利于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地主阶级不应该被打倒,旧的土地制度没有必要改变。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1930年进行寻乌调查时就已经作了解答。他在调查中发现:“收租二百石以上的中等地主,收租五百石以上的大地主,他们对于生产的态度是完全坐视不理。他们既不亲自劳动,又不组织生产,完全以收租坐视为目的。固然每个大中地主家里都多少耕了一点田,但他们的目的不在生产方法的改良和生产力的增进,不是靠此发财,而是为了人畜粪草堆积起来了弃之可惜,再则使雇工不致闲起,便择了自己土地中的最肥沃者耕上十多二十石谷,耕四五十石谷的可以说没有。这种地主家中普通都是请一个工人,只有‘万户’以上的大地主而又人丁单薄的方才请两个工人。为使工人不致‘闲嬲’(“嬲”,当地读廖,“东走西走”或“玩下子”的意思),除开做杂事外,便要他耕点田。”由此可见,这种以收租坐视为目的之地主,集中在他们手中的土地并非为了集约经营与规模生产。
其实,关心土地改良和生产工具改进的不是地主而是富农。因为地主占有土地的目的,不是自己耕种,而是出租给农民,然后收取一定数量的地租。既然土地已经租给他人耕种,他自然不必关心土地的经营状况,也不会关心土地改良与生产工具改进的情况,他所关心的是地租的收取。富农则是雇佣长工或短工到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劳作,如果土地得到了改良,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土地的收益也就会相应增多,而他付给雇工的工钱是一定的,这就意味着富农的收入也会增多。
土地改革本身不能增加新的土地,只能是对现有土地进行再分配。所以,进行土地改革的前提,是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不合理,人口占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的土地,并通过出租土地或雇工耕种而剥削他人劳动,贫雇农却因土地不够甚至没有土地,只得租种他人的土地或出卖劳动力而受人剥削。如果说农村的土地并不集中,地主没有集中较大数量的土地,贫雇农也并非无自己的田可耕,自然没有必要进行一场几乎涉及农村全部人口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在会见英国记者斯坦因时指出:“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只有工业社会才能是充分民主的社会。但为了发展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没有一场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就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国家许多年前的发展已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土地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见,消灭封建剥削、实行土地改革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必备条件。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完成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进行土地改革是其基本前提。
(连载十八)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罗平汉主编 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