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儒家的“节欲”观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01日   07 版)

        科学越发展,人类驾驭和支配自然资源的力量越强大,同时,也就要求人们能更自觉地约束、节制自己的欲求,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资源,树立起“生态伦理”观念。

        在这方面,儒家伦理强调“不违天时”“节用御欲”,反对不分时节砍伐、造猎,禁止“暴殄天物”等,这些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等,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一条有益的伦理准则。

        我们在强调生态伦理的同时,还要有科技伦理的观念。人类有能力去做的时候,还要考虑该不该做。要更多地考虑到我们与万物的关系,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考虑到社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发扬中国文化的自觉、自律精神。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文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就会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人文文化会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  

        现在发展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鼓励消费,然而有些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浪费,有很多消费是不需要的、过度的。我们应对自然进行计划性和保护性的开发,加强对环境的积极治理,这是改善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力措施。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如果不能从节制自己的欲望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着的、对未来造成严重危害的隐患,同时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

        人的欲求应该得到满足,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等的作用,既能使人们的合理欲望得到满足,同时又可以保护好自然资源。

        (《社会科学报》3.4 楼宇烈 方鸿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