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窟寺,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世界同类文化遗产数量的63%。
目前,中国的石窟寺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转变,然而,研究和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却十分薄弱。
据统计,敦煌、龙门、云冈、麦积山、龟兹、大足石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各大石窟寺的正式在编人员仅有1500余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认定的具有石窟寺保护执业资格的“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仅有252人,“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仅有278人。全国各大高校中,石窟寺考古(含石窟寺艺术)研究方向的导师仅有34名,石窟寺保护科技方向的导师仅有19名。
自198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等与北京大学先后联合举办了两届石窟寺考古专修班,四川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了一届佛教考古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这些人才培养的探索为推动石窟寺研究和保护事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当下,石窟寺研究与保护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事业的开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在高等教育与行业人才培养两个轨道上协同开展,既要支持引导开展石窟寺考古和保护专业人才的学历学位教育,也要延续基层行业人才培养、进修的有效经验和良好传统,支持有能力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在这两方面都加大投入,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
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既包括中国佛教史、佛教与石窟寺考古、汉文佛籍目录、石窟艺术史等核心内容,也包括石窟寺中表现的古代建筑、服饰艺术、乐舞艺术、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要包括石窟寺的数字化记录、石窟寺保护工程等科技保护的相关内容。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优势显著,理应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调动多学科力量助力人才培养与储备。
(《光明日报》3.16 张剑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