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家庭、家教、家风影响着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文化生态,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武汉市妇联从回应家庭所需所盼出发,将家庭问题的解决转化为社区治理微观实策,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前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养而不教,认为在家吃饱穿暖就行,教育是学校的事;重知轻德,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不当,缺乏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教育等方面的有效办法……武汉市妇联调查发现,江城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不假,但也不同程度陷于家庭教育误区。
家住江岸区车站街的曹先生和戴女士夫妻因管教孩子多次发生矛盾,最终戴女士被迫求助妇联维权。在市区两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协调下,由居住地派出所通知戴女士和曹先生,会同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就家暴问题召开家庭会议。同时,妇联组织还协调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家事调解和心理疏导。最终,丈夫主动赔礼道歉,夫妻间的心结逐步化解。
这便是武汉市妇联利用“家事调解”四级网络化解家庭纠纷矛盾的典型案例。自2017年起,武汉市妇联推出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项目,每年由政府出资约200万元,邀请知名专家到群众家门口传授亲子沟通、家校协作、疫后心理健康等课程。目前,已送教8000余场,惠及3000余个社区(村)。
(《半月谈》2021年第5期 王自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