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福岛核废水会被排入大海吗

    《 文摘报 》( 2021年03月23日   03 版)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海啸,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核辐射泄漏,4个核反应堆不同程度受损,其中3个反应堆发生堆芯熔毁。

      随后,为了冷却受损的堆芯,核电站不得不注入大量海水。这些海水与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以及雨水混合,形成了大量放射性核废水。

      原本将水储存在储水罐中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这权宜之计也遇上了麻烦。根据东京电力控股株式会社发言人今井贤树提供的数据,福岛第一核电站储水罐容量是137万吨,目前已处理水量是123万吨,福岛核电站一年内会增加5到6万吨的核废水。这意味着,现在剩余容量仅供再使用两年。由于没有空间建造足够多的储水罐,核废水的归宿就成了令日本政府头疼的“老大难”。

      2020年10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处理后排入太平洋。

      为了能顺利稀释处理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使其排放达标,近年来,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剩下的操作难点就在于如何去除氚。今井贤树直言,以现阶段的技术,全世界都难以完全清除氚,只能将其浓度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向空气中或海洋中排放。

      少量氚被认为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小,全球各地核电站都有将氚释放入海的惯例。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认为,核废水处理后入海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过在排放时需要进行独立辐射监测以向公众保证其排放将会遵循国际标准。

      对比太平洋与处理后的核废水体量,想到这些被处理后的核废水会被太平洋大幅“稀释”,这似乎让大部分人安下心来。然而,稀释也是需要时间的,处理后的核废水将在海面停留一段时间,就其短期影响而言,处理后的核废水对海岸线的影响更大。此前,多名联合国人权专家也出于对污染邻国海岸线的担心,敦促日本不要排放处理后的核废水入海。一旦被处理的核废水随着海岸线蔓延,这就不单单是日本的国内问题,而成为了普遍问题。

      另外,也有不少声音担忧排放核废水入海将对环境及人体产生长期影响。除了遭遇科学争议,排放处理后的核废水入海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核废水排放入海的论调一出,立即遭到了日本渔业组织的反对。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渔业代表曾敦促日本政府不要允许将处理后的核废水排放入海,称此举将使他们多年来为恢复声誉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或导致其他国家加强对日本渔业产品的进口限制,对日本渔业造成“灾难性”影响。

      2021年3月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前往福岛县视察,这也是他在任上第二次访问福岛。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核废水的储蓄罐不断增加,储存空间越来越紧张,我们不应该继续推迟决定,将在恰当的时候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外事儿微信公众号 3.11 栾若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