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一家因病返贫,我们村早在2019年就可以脱贫了。”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最担心村民返贫。
赫章是全国最后一批脱贫县之一。文正友代表道出了当前筑牢乡村振兴“基石”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当前,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如何防止这500万人返贫致贫?人大代表们列出及时预警、尽早帮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等应对方案。
“个别返贫现象有可能发生,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认为,防止返贫的第一要点就是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对一些容易掉入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紧密关注,及时预警。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联通医保、民政、应急管理等所有与“两不愁”(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相关的数据网络,精准识别返贫对象及其返贫原因。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郭大进认为,除了线上,线下反馈机制对及时预警也同样重要,实践中,需要驻村干部、村两委规律性家访,以查缺补漏。
(中新网3.7 李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