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意味着什么

    《 文摘报 》( 2021年03月11日   01 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11.3年,按照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这大概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水平。而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到2025年,我国预计将实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再增加0.6年。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者列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规定则是16~60岁的男子和16~55岁的女子,为劳动年龄人口。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表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这是衡量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国际通用基础性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表示,这个数字体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来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

      根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及其团队的研究,对制造业企业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改变为高中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如果全部改变为大专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75%;由大专到本科,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可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给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十四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3年,难吗?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十四五’期间,差不多每年需要增长0.1年。”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但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每年增长0.1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超过这一目标。”他建议,今后不仅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率,还应该加强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

      此外,张珏建议,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的国家行动计划,优化升级人力资源存量。以大力推进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强相关立法,提升继续教育、多种培训与教育服务的基础能力,尤其要加快相关体制机制建设。

      (《中国青年报》3.7 叶雨婷 樊未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