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表的《脱贫攻坚总结讲话》是指导脱贫攻坚乃至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工作总结的经典。我们要在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学习讲话的文风和写作方法。
稿的提炼
《讲话》总结的“七个坚持”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每一条都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炼的:一是提炼经验的标题,是对每条经验的命名,是对脱贫攻坚一个方面的高度概括,凝练而简洁。二是以“怎么做的、做的效果怎样”的行文模式,对脱贫攻坚一个方面的基本做法及其实效进行高度概括,务实而可感。三是以“事实充分证明”为标志,对经验与认识的结论进行高度概括,深刻而精辟。
稿的布局
《讲话》没有设置板块标题,但新定位、新经验、新要求三大板块三足鼎立的布局清晰可感,娓娓道来,逐步深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而又充实厚重。
第一板块,从政治、历史、文化、全球的高度,以破折号的形式,对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作了最新定位,这是一种政治定位、历史定位、价值定位,富有相当的高度、厚度和深度。
第二板块,是脱贫攻坚的新经验,是全稿的重中之重,是主体主干。在这个板块的布局上,设置了经验标题命名、基本做法及其效果、“事实充分证明”的结论三个层次。
第三板块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要求。
稿的定位
《脱贫攻坚总结讲话》是运用定位方法的典范。
《讲话》对全国八年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五大历史性成就作了相应的价值定位,也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全球等五个角度,对全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做出了高度概括,进一步深化和统一了全党对脱贫攻坚的认识。
如,《讲话》对脱贫攻坚精神进行了价值定位。首次提出了脱贫攻坚精神的概念,概括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对这一脱贫攻坚精神,《讲话》从党的宗旨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而准确的价值定位,为更好地弘扬这一伟大精神,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稿的成套表达
《讲话》指出,我们构建了脱贫攻坚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与之相应的,讲话文本也对此作出了整套体系的表述,系统阐述了成套的成就体系、经验体系、脱贫攻坚精神体系,构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比如,在《讲话》文本的主干主体部分,以套系的表述方式,阐述了脱贫攻坚的五大历史性成就,阐述了脱贫攻坚的“七个坚持”的重要经验和认识,内涵丰富,深刻有力,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经验表明,成套表达高度聚焦,具有很强的张力、冲击力和表现力,是一种承载和展示新意的有效载体。
稿的语言魅力
一是原汁原味。《讲话》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接地气。讲话中大量地对群众语言进行加工运用,其中引用群众和基层干部原话多达20多处,恰似一组组脱贫攻坚的英雄群像跃然纸上,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画面栩栩如生,使人有一种亲临其境之感。
二是原创首提。《讲话》锐意创新,有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比如: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成果后评估,等等。
三是加工提炼。比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没有任何理由松劲歇脚”,“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等等。
四是系统概括。比如,“许多乡亲告别了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了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砖瓦房……”等等。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学习讲话深邃的思想、深厚的情怀,奋发的精神,还要学习讲话的语言,讲话的文风,以及语言加工的方法,不断提高写出新意、讲出新意的能力。
(《雄文聊稿》抖音:w500709 雄文)